广东省科协打造“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新亮点
成为科普服务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广东省科协充分整合各地“科普大篷车”资源,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的科普服务便捷优势,大力组织全省各地“科普大篷车”面向基层,广泛开展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和进社区的科普活动,为基层开展社会科普活动提供便捷高效的科普资源,带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科普服务,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已成为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科技知识、体验科学魅力的重要阵地,已成为广东省科协系统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服务活动的品牌,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
加强管理,扩大“科普大篷车”的活动范围
省科协大力加强各地“科普大篷车”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广东科学馆作为牵头引领单位,做好各地“科普大篷车”使用单位的联系与沟通,联合各地建立“科普大篷车”科普服务联盟,实现了各地“科普大篷车”全省协调联合行动、展品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科普大篷车”科普资源的展教作用,进一步提升“科普大篷车”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方面做好车辆及展品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车辆及展品处于良好状态,及时满足基层科普活动的要求。二是制订“科普大篷车”活动实施方案、计划,做好意见反馈调查及总结,确保了“科普大篷车”运营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提升科普活动的服务水平。
此外,针对我省科技场馆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科普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采取“联合协作、就近互动”的原则,合理组织协调“科普大篷车”的资源,组织“科普大篷车”开展跨区域联合流动巡展活动,把科普服务送到科普基础设施薄弱和科普工作重点、难点地区,扩大“科普大篷车”的科普服务范围和效果。
集思广益,拓展“科普大篷车”的科教资源
为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不断提高的科普需求,增强科普展品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省科协发动全省科协系统加大投入、集思广益,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公众需求,积极开发共享“科普大篷车”展教资源和展品,为提升“科普大篷车”科普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中,广东科学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每年投入“科普大篷车”运营资金30多万元,用于车载展品更新和展教资源的开发,目前拥有科普专题图片展板达70套、科普互动展教设施171套、移动3D科普电影播放设备一套、移动球幕电影播放设备1套、科普机器人10个,同时配合“科普大篷车”下基层,组建了“科普剧”文艺演出队、科普机器人表演项目和“流动科普图书馆”的活动,将科普与文艺结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东莞科学馆发挥“科普大篷车”的“流动科技馆”的作用,延伸科普互动项目,自行创作了“食品添加剂之魔法厨房”、“大气压的秘密”、“气球争霸战”等3个科普实验表演节目和“磁的探究”情景科学课,研发了“窥视无穷”、“力的传动”、“线圈中的磁铁”等5件科普流动展品,开发了“微观世界”生物探究实验活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参与“科普大篷车”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丰富科普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茂名、珠海、汕尾等地,结合公众需求和青少年科学实践的特点,研发科普知识专题展板、益智科普展品、科普拼图、科技图书和科普资源包等,更新老旧科普展教品,让“科普大篷车”在基层科普活动中更具特色。广州、惠州、中山、肇庆等市科协在原有车载展品的基础上,新增购置了趣味性强的展品,自制万花筒、牛顿摆、科技制作机器人等科技小制作和各类科普教育等展板,不断丰富车载展教资源,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科普大篷车”活动的兴趣。“科普大篷车”的科教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异地科普服务的社会效果。
创新形式,延伸“科普大篷车”的服务内容
“科普大篷车”是科技馆科普教育服务功能的延伸,已成为我省开展基层科普展教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亮点。结合我省全年主题科普活动开展科普服务工作,如全省科协系统每年组织开展的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社会性和群众性主题科普服务活动,各地“科普大篷车”充分利用便捷优势,深入基层,走社区、到学校开展科普服务。2014年,广东科学馆结合主题科普活动举办科普展览34个专题、89场次、参观人数达100多万人次,赠送科普资料、科普小册子3万多册、科普光碟12500张和科普展板7套。广州、茂名、惠州、珠海等市“科普大篷车”在各地的“科技集市、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科普下乡、清洁能源科普展”等活动,送科技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和进社区,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效果。
同时,针对部分地区科普资源相对缺乏等科普工作难点开展科普下乡服务。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仅2014年就深入梅州、江门、河源、韶关、清远市和阳西、阳山县等边远山区,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5个专题、55场次、人数达10万人次。广州市科协“科普大篷车”每年为偏远地区农村和学校服务占全年出车总次数的30%,使偏远地区青少年能够近距离体验科学魅力。东莞科学馆“科普大篷车”自2010-2014年,已走遍全市32个镇街,走进139所学校、社区,参与活动人员达21.6万人次。此外,将科普与媒体结合,在各地电视台开设“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每周在固定时段播出最新科技资讯、生活小窍门、科技创新动态等内容,进一步扩大“科普大篷车”科普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我省“科普大篷车”的基层服务活动,得到各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欢迎和认可。“科普大篷车”每到一地,都在当地掀起了科普的热潮,各地党委和政府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地新闻媒体也高度关注,深入跟踪报道,从而大大扩大了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普大篷车”是“流动的科技馆”,是科普宣传活动的“亮点”,是科普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后,广东省将进一步提高全省“科普大篷车”科普服务能力,加强全省“科普大篷车”管理协调联盟工作,完善“科普大篷车”资源共享机制,打造“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工作新亮点,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