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奇蓁院士做客第39期广东科协论坛谈核安全
2011年3月11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将事故严重程度评级提升至最高的7级,成为世界上自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泄露事故。事故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周边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关注,使核电站安全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广东核学会作为广东省核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专业技术团体,积极响应半岛(中国)的号召,在这个敏感时期,力邀我国著名的核电工程专家、秦山二期600MWe核电站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院士,于2011年4月25日到广东科学馆作主题为“我国核电发展与核安全”学术报告会。来自广东省直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各地方科协、各省级专业技术团体等共2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省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牟德海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在报告中,叶奇蓁院士阐述了核电站设计的安全准则和核电安全的要求,介绍了福岛核电站事故进展情况,分析了事故原因,总结了我们应从中吸取的教训,介绍了我国核电的主要安全措施和安全保障制度,说明了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是得到保障的。

我国已制定了规模宏大的核电发展计划,广东是我国的核电大省,核电站安全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叶院士认为,我国核电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障制度健全,有完整的核安全法规和核安全审评及监管机构,有健全的核安全应急协调组织及应急队伍,因此,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安全的。
叶院士的报告会内容详实、数据严谨,讲解深入浅出,与会人员在了解到核电知识的同时,对我国的核电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等媒体记者参会报道。中国科协网、广东省科协网对此次报告会进行了同步在线直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