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科协积极开展核辐射科普宣传
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惠州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广东省科协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科普宣传主力军作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以“科学应对地震及核辐射”为主题的科普宣传工作,为惠州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打造科普品牌活动,组织专家与市民面对面交流
3月31日下午,由惠州市科协主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专家直播访谈节目在《今日惠州网》的“惠州科普大学堂”开播。“科学应对地震及核辐射”是第一期节目,重点围绕地震、安全避险以及核电安全方面的问题展开。
此次节目邀请了惠州市地震办主任、广东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黄学宏,以及参与过大亚湾核电站的建造、调试、运行和管理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新项目开发部顾问陈全建,作客活动现场,通过成因分析、解答提问等方式,从科学的角度大篇幅解读地震、核辐射方面的热点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使市民正确看待自然灾害及危机事件,解决地震、海啸、核辐射等市民和媒体最关心的问题。
不仅通过《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今日惠州网》和科协官方网站进行预告,还利用科协在腾讯和新浪的微博进行宣传。同时在《今日惠州网》实现实时视频和文字滚动报道的现场直播。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万多人次收听、收看了现场直播和相关报道。
惠州科普讲学堂是惠州市科协、《今日惠州网》为配合科技馆“双进”活动和我市科普宣传量身打造的一档栏目,每一期都将选取市民最关注的话题,由市科协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从科学的角度和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作出权威的解答。
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科普宣传活动
惠州市科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利用多种形式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宣传,努力提高公众对相关科学技术问题的认识,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应对日本核泄漏事件。
积极利用科协系统的网站进行宣传。在惠州市科协的网站上开辟应对日本核泄漏事件的专栏,刊登关于核辐射有关知识介绍,并链接中国科协和广东省科协网站的有关内容进行宣传;组织全市科协系统收看了中国科协的以“核能•安全•健康”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并在惠州科协网站首要位置进行链接。
创新通过微博的形式进行及时宣传和交流。惠州市科协在全市各部门中首先以官方微博的形式,进行政务公开和信息交流。惠州市科协主席黄细花利用自己较早就开办的个人微博进行宣传,科协各部门也开办了部门微博,通过在微博上刊发收看信息并链接网址等方式,让民众及时接受地震、核能、核辐射科普知识教育。目前惠州市科协在腾讯上的官方微博听众已达42000多人。
充分利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在科技馆放置了大量的防地震、海啸等宣传彩页,通俗易懂地宣传地震灾害、海啸、浓雾、高温等方面科学技术知识,供参观的人群取阅。此外,还充分利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乡村,大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3月25日和3月29日,惠州市科协先后组织大篷车开进惠东县梁化中学和多祝镇上村村文化广场,大力开展“宣传科普知识 发展现代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据统计,惠州市科协通过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发放各类宣传彩页、书籍约1万余份(册)。
围绕群众关心问题开展宣传,活动效果良好
在此次宣传活动中,惠州市科协以“解决市民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全方位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网络、人才智力、科学技术的优势,组织多方力量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科普宣传,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市民观看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了解核知识后,心也不慌了,海鲜也敢吃了,希望以后政府能及时公布新进展,让我们有正确的心态应对核辐射的危害。”
二是宣传了科学知识。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应对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内容,了解宣传核辐射的特点和危害、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应对处置方法和措施,树立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是推动了科普工作的开展。在重大事件中和关键时刻,科普工作不缺位开展科普工作,提高了科普工作者的地位,增强了科普工作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为今后开展科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