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协认真履行科协职责 服务大局成绩斐然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科协职责,全面推进“三个服务、一个加强”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为我省实现“三促进一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精心筛选出广东省科协2010年十件大事,与读者共同回顾广东省科协一年以来的重要历程。
10大事之一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粤举行受好评
8月9-13日,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全国共391项青少年创新项目和200项科技辅导员项目参加竞逐。
延伸阅读
擦亮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品牌
这次大赛与往届相比,规模更大、规格更高、任务更重、要求更严。承办好这次大赛是一项极其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在组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在省科协人共同努力下,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协等中央9部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赞扬本届大赛是一届和谐、文明、廉洁、高水平、有广东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科技盛会,进一步擦亮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项很有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10大事之二
推动建立院士专家意见“直通车”制度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要建立各级领导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的“直通车”制度。会后,广东省科协迅速行动,在短时间内制定了实施方案(草案),最终形成了“直通车”制度的实施办法。
延伸阅读
书记省长带头傍科技大款
在座谈会上,汪洋表示,这个会议既是拜年的会议,也是省委、省政府带头傍科技大款的会议。汪洋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的胸怀和气魄,建立各级领导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的直通车制度。
“直通车”制度的主要工作由广东省科协承担,省科协开设专线,收集院士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每月汇总一次,呈报省有关领导,有关领导批示后,转有关部门办理,省科协负责跟踪落实,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院士专家。“直通车”制度建立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白云山和黄现代中药研究院院长刘昌孝提出的《以“中药大品种”战略推动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意见书得到了省委领导批示。
10大事之三
25名中青年科学家获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3月24日,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的25名获奖者在省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议上受到表彰。他们均是奋战在广东自主创新第一线的新生力量,绝大部分是其所在科研领域的骨干。
延伸阅读
丁颖科技奖20年评出205名“科技大款”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是1989年经省政府批准并以著名科学家丁颖院士名义设立的科技奖项。在过去20年间,已经有205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受到了表彰。而他们也都已成为我省科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管理者。其中,2009年度5名新晋两院院士当中,有3名曾经获得过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10大事之四
全国科普日“科普亚运”主题活动取得成功
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中,广东省科协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题为“走进低碳生活,科学文明迎亚运”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举行了“迎亚运,绿色低碳健行”绿道体验及大学城宣传活动。
延伸阅读
一年印发各种亚运科普资料20多万册
科普日当天,省科协组织了50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骑自行车环绕广州市区绿道、大学城等骑行,沿途派发低碳生活手册,向广大市民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作为亚运主场,广州市科协也在全国科普日活动中,现场派发了6000张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比赛门票,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前来参与。在广州市科协举办的广州科普系列讲座中,邀请专家现场讲述与亚运相关的各类科技知识,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体育锻炼、环境保护等等。
第16届亚运会11月12日在广州隆重开幕。在这次全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里,广东省科协系统,特别是广州市科协组织策划了许多传播亚运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为科技亚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年来,全省科协系统组织共开展各类以亚运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上千场次,印发各种亚运科普知识宣传资料20多万册。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3万名广州地区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人员参与了本届亚运会的志愿服务。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一大批医疗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率先参与亚运志愿服务,参与了亚运会医疗保障方面的筹备工作。
10大事之五
第三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者受表彰
3月24日,第三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评出的(动漫网游专题作品创作大赛)46名获奖者获得表彰。
延伸阅读
打造一支科普作品创作大军
此届大赛得到了各地市高校、科协和科技局、动漫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的参赛者的踊跃参加。他们中有专业的动漫创作者、科学家、教授、中小学教师,还有民间动漫爱好者等。大赛共征集到近700份动漫网游科普作品,其中不乏像投资了十几万元创作的《甲流的预防》等此类作品。
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是由省财政厅立项,省科协、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全省性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至今已举办三年。举办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旨在通过大赛开展,使科普作品创作专业工作者、学校师生及广大科普作品创作者等科普作品创作力量形成合力,形成一支影响全省甚至全国的科普作品创作大军,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为了促进各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创作的繁荣,主办方不断创新大赛形式,第一届大赛以平面、影视科普作品为主要征集对象。第二届大赛主办方则联手广东省美协,举办了以美术书法科普作品为主的“美术•书法专题作品创作大赛”,并将入选作品集结成册,以及举办展览。第三届大赛,主办方则联合广东省文化厅,针对动漫网游作品进行征集,取得良好效果。
10大事之六
第八届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百场活动亮相 11月29日,第八届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在广州开幕。学术活动周的主题为“创新 创造 发展”,超过225场科学技术普及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术活动内容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延伸阅读
汇集院士专家智慧促发展方式转变
学术活动周汇集了全国院士专家的智慧,重点围绕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结合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广泛以学术报告、学术论坛、专题研讨等形式的科学技术普及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屈原明就提出,广东省在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领域中都发展得不错,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设备也不错。另外,电子功能的专用设备方面,广东的电子工业发展很快,深圳、东莞都出现一些很不错从事专用设备研究、生产的企业,还有医疗、诊断监护等方面的设备,这些方面广东是有自己的基础和特点,但各个地方的发展不能盲目。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从成长性来看,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等四大领域应为关注和重点发展的重点,并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10大事之七
“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工作全面推进效果明显
7月21日,“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授牌•广东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二届企业技术创新论坛”在广东科学馆举行。立白、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等10家企业成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由此,广东省科协发挥科协系统组织、人才和智力优势而推动建立的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增加至22家。
延伸阅读
22个院士工作站攻克56项重大科研难题
近年来,广东省科协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学会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引向企业,促进了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调整、优化、升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通过建立“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省科协已组织了20多名院士和300多名专家与建站企业建立合作与服务关系,帮助企业完成56项重大技术开发项目,产生自主研发的专利525项。另外,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科协还举办了12场技术创新方法培训,累计为326家企业培训了1899名高端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
10大事之八
广东实施《纲要》成效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组肯定
9月3日,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副主任刘钊为组长、由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督查组对广东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下简称《纲要》)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广东省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延伸阅读
打造科普品牌 推动《纲要》实施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广东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广东省科协成立了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建立完善了各级纲要实施工作机制。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方面主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主题科普活动,已形成“广东院士讲坛”、“全省公众科学传播大行动”、“万名专家讲科普”、“科普影视进校园”等科普品牌。
10大事之九
广东科协论坛频出亮点
张玉台作客论“转方式”
3月24日,应广东省科协邀请,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张玉台作客第31期广东科协论坛,做了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的报告。
延伸阅读
“转方式”终归要落到产业发展上
张玉台在报告中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并强调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他还对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建议。
张玉台在报告中表示,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依然显著、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削弱、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等。他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产业发展上。近年来,全球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和新趋势,如部分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积极进行组织创新,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等。他表示,这些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0大事之十
广东工职院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12月4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广东工职院)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延伸阅读
广东工职院做到了“三个实现”“四个惊人”
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主任杨应崧教授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学院在转制后短短五年内,外延的发展惊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惊人;内涵建设进度惊人;学校的面貌变化惊人,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良好发展态势。
广东工职院办成人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办高职只有短短几年,但在省科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学院克服了经费投入和办学空间不足、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等困难,实现了成人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制、实现了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招生就业进出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