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下乡”活动送技术送知识送健康
成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科普品牌
自2015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广泛动员和组织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和志愿者,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贡献力量。
整合资源,服务基层
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妇联、团省委、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农科院和肇庆市政府等,于2015年3月19日在肇庆市怀集县联合举办了2015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活动启动仪式主场活动。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广泛动员和组织我省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农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
活动中,省科协动员全省科协系统、各级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千会服务千村”等各类科技服务活动;省卫生计生委调配了精干的医疗队伍,筹集大批医疗物资,在全省开展巡回义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爱眼护眼健康义诊、免费白内障检查和手术;东莞市科技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与怀集县一中签订和建立青少年航模科普跨地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培训青少年科技航模队伍;省农科院组织农科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技术疑难;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等单位筹集了大批防灾减灾科技书籍,组织专家开展“地震科普平安行、气象科普你我他、消防科普知多少”的科普惠民宣传教育和防灾减灾自救能力演练活动。
主场活动丰富多彩,分会场活动也精彩纷呈。省直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和科普工作者在肇庆各县(市、区)开展广东科普大讲堂、农科专题技术培训、现场种养技术指导、医疗卫生义诊及健康咨询、青少年科技教育讲座等100多项活动。其中,组织科普专家在怀集县人民政府会展中心,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广东科普大讲堂”健康知识讲座,有500多人参与。针对当地种植、养殖情况,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柑橘种植、吊钟花栽培和病虫害防控、防治技术培训,开展龟鳖、水律蛇和眼镜蛇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种养技术,为当地种植、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服务。
精心组织,通力协作
为使“三下乡”活动更具有广东特色,更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更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各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做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一方面,加强调研摸底。省科协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深入肇庆市怀集县召开“三下乡”活动筹备工作会议,带领承办、协办单位前往肇庆市各县(市、区)和怀集县主场活动现场,了解当地群众对文化科技卫生活动的需求,深入调查,对接项目。同时,制定工作方案。依据调研的需求,详实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加强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整个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此外,进行广泛深入发动。充分发挥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优势,积极调动和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广泛动员省、市、县三级的文化、科技、卫生部门的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筹集惠农物资,广泛发动文化艺术团、科普剧表演队、科普讲师团、农科专家团、医疗卫生队的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便民服务。
肇庆市、怀集县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肇庆市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在各地设立分会场,广泛组织群众参与。根据活动要求和工作方案,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通力协作,组织省、市的文化科技卫生专家深入基层为当地群众服务,使“三下乡”活动一届比一届丰富,一届比一届精彩,使“三下乡”活动真正成为送技术、送知识、送健康,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提高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水平的重要品牌。
亮点突出,贴近群众
在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中,各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亮点突出,贴近群众。省科协启动了2015年“千乡万村科普惠农行动”,利用暑假期间,组织我省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师生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科普惠农服务活动,宣传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组织农科专家编印《蔬菜生产安全控制技术》、《柑桔栽培技术》等农业技术资料,免费向基层发放,为群众普及农村生产实用技术;省公安消防总队联合各地公安消防局,在全省发放宣传资料和视频播放、消防产品和车辆器材展示、消防知识有奖问答和咨询互动以及灭火演示及登高救援体验,消防官兵和消防志愿者向广大市民发放《消防常识二十条》掌中宝、家庭防火手册、“三小”场所防火须知及消防宣传光盘等宣传资料;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就如何应对气象灾害和气象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针对四季天气开展科学保健养生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结合气象大篷车科技互动演示,组织开展气象大篷车农村、社区、学校行,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学习气象知识,普及传播气象防灾减灾方法,深受群众喜爱;省地震局就如何防灾避险、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等开展“地震科普平安行”科普宣传。
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也组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急诊科的医疗专家,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为群众看病解疑和提供健康保健知识咨询、流行性疾病防控等科普知识宣传服务,并在怀集县人民医院开展了“急救处理”、“外伤诊断治疗处理”技术讲座;广东省科普中心组织开展科学体验活动和科学传播行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形成自觉的行动,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阅读科普图书,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分享科普阅读的乐趣,并为怀集实验小学建立科普书吧,组织广大学生开展读书与漂流活动;广东科学馆“科普大篷车”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大型科普图片巡展,为怀城镇中心小学赠送了价值1.5万元的科普展板展架,扶持当地完善科普条件、拓展科普资源;东莞市科技博物馆实施青少年航模科普培训计划,向怀集县一中捐赠7架航模科普飞机,培训青少年科技航模科普队伍,开展航模展示吸引了众多学生学习体验航模科普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科技创新的魅力。
全省联动,支农惠农
通过“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及主场活动的示范引领,全省上下联动,掀起了文化科技卫生惠农益民的新高潮。其中,江门市2015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集市活动在该市新会区罗坑镇公共服务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江门市科协联合22个相关市直单位、学会和企业,组织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现场为罗坑镇及临近镇村3000多群众开展科普惠民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疾病义检义诊,食品药品真假鉴别,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质种苗和农药免费派发,科普及文化有奖知识问答等。而茂名市科协、茂南区科协也联合茂名市地震局、茂名市气象学会、市预防医学会、市药学会等单位,在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圩市场举办了茂名市2015年“三下乡”科技集市活动,为当地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和提供科技咨询服务。活动现场,有科普大篷车下乡宣传、展出科普展品和展板,有气象、地震、农业、畜牧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开展科普咨询服务,向群众传授科学种养技术及预防气象、地震灾害、生活保健等方面知识,还有医学专家为群众免费义诊,宣传科学健康生活常识。同时,还免费派发了“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突发性地震灾害如何应对”、“四季天气,保健养生”、“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科普宣传小册2000多份。
各地举办的科技下乡活动,也均结合地方的产业实际和农民的技术需求。其中,针对4月猕猴桃大部分品种都处于开花时期,河源市和平县科协4月9到13日于组织县水果研究所技术人员到各镇开展送技术进果场活动。技术人员每到一处都向果农传授人工授粉技术,对果农有针对性地开展水果春季管理、嫁接、剪技现场培训。而汕头市南澳县科协也联合南澳县科技局、司法局到后宅镇龙地渔村开展了送科技、司法、科普知识进渔村活动。活动针对南海将进入休渔期,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洋,合理捕捞及发展近海养殖等问题,主要向渔民宣传在捕捞、养殖、开发利用的同时,减少对海洋的污染,并就近海养殖遇到的问题作司法咨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