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篷车”面向基层开展“四进”活动
成为我省基层科普服务品牌
2014年广东省科协积极组织全省各地“科普大篷车”,面向基层开展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科普大篷车”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为基层带来丰富多彩的科普展教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已成为向广大群众传播科技知识及青少年体验科学的科普阵地,成为广东省科系统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服务活动的品牌,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加强组织管理工作,发挥大篷车“流动科技馆”作用
2014年,我省各地科协认真做好“科普大篷车”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各“科普大篷车”使用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建立“科普大篷车”运行资料库,及时指导各地“科普大篷车”运行服务活动。一方面,做好车辆及展品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车辆及展品处于良好状态,满足科普巡展要求。同时,各单位也结合基层群众的科普需求,扩展科普展教内容,提高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为了让广大群众体验科普实践,各地“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配备了讲解人员进行现场辅导,组织科普志愿者与公众一起参与活动,科普知识宣教深入人心。
如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每年都制订“科普大篷车”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计划以及“科普大篷车”意见反馈调查表,从制度上确保了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惠州市科协每年还通过召开“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工作座谈会,对“科普大篷车”的基本运行情况、展教资源情况及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围绕各县(区)科普工作活动的需求,开展“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工作,成为基层科普服务活动的阵地。
二、丰富展教资源,提升科普宣传质量
在加强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我省各地也针对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积极开发共享“科普大篷车”展教资源和展品,吸引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科普大篷车”科普巡展活动,提升科普宣传质量。
去年,各地通过研发科普知识专题展板、益智科普展品、科普拼图、科技图书和科普资源包等,加大经费投入,更新老旧科普资源,不断丰富“科普大篷车”的展教资源,提高科普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广大群众参与“科普大篷车”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其中,广州市科协在原有30件车载展品的基础上,新增购置了“画五星、手摇发电、动物的视觉、皇后问题、穿针引线、声驻波、磁悬浮地球、哥尼斯堡七桥、大象穿鼠洞”等共计九件车载展品,并引进自制万花筒、牛顿摆、科技制作机器人等一批科技小制作。惠州市科协增加制作了反邪教宣传和警示教育展板20幅,更新车载科普展品20件,丰富了“科普大篷车”的展品资源。
三、结合主题科普活动,让广大群众体验科学
我省各地科协组织“科普大篷车”,围绕社会科普需求,积极参与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和全国科技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社会性和群众性主题科普服务活动,面向广大农民、青少年、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广大群众通过参与“科普大篷车”科普展教互动,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基层地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和体验科学提供了有效平台。
如肇庆、惠州市等科协的“科普大篷车”,通过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地方学校科技节等活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的作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观看互动演示和亲身体验科技的奇妙中,学习科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四、创新形式,使大篷车成为科普宣教有效手段
2014年,我省各地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的宣教作用,创新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其中,广东科学馆在原车载科普展品的基础上,自行开发集成,配备了科普专题展板、科普小册子、科技图书、科普光盘、益智展品、科普拼图等展品,组建“科普互动剧”文艺演出队和“流动科普图书馆”,开发了《安全用药常识科普展》、《城乡生活安全知识图展》、《科学洗手健康生活科普图展》、《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图展》、《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展》等6个专题的展品。2014年,广东科学馆的“科普大篷车”深入农村、学校开展科普巡展57场次,科普讲座3场次,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基地1个、参观人数达11.1万人次,赠送科普资料、科普小册子共32000多册、科普光碟1302张、科普展板8套。
广州市科协的“科普篷车”为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服务,占全年出车总次数的30%,使偏远地区青少年能够近距离体验科学魅力,有效提高偏远地区广大农村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珠海市斗门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每年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开展青少年安全防范知识宣教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搭建科技实践活动平台。惠州市科协联合组织部、宣传部及市直有关单位,利用“科普大篷车”,长年开展“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科普下乡、清洁能源科普展”等活动,发放农业、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科普宣传资料多达1万多份,取得了很好的科普社会效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