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2010-05-08 来源: 【字体:
阅读:
在5月7日召开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林浩然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陈韶章荣膺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并各获200万元奖金;而“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项目则捧走本年度的特等奖。

    2009年度全省共受理55个部门和专家推荐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578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有555项,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76项,三等奖165项。

    认真研读获奖名单,我们可从每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项目名称中,读到其背后跳跃的自主创新力量,感受到广东自主创新的脉动,感受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风采

林浩然:让百姓吃上更多好的放心鱼

    他为人师:严谨治学,慷慨解囊设立助学基金,只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做科研:勇于创新,锲而不舍服务生产实践,只为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鱼;他坚持“在做学问中学做人,在学做人中做学问”……他便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2009年度广东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

    他是中国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他在全国首先创建了鱼类生理学的专业研究方向;由他编写的《鱼类生理学》堪称鱼类生理学的大成之作;他研制成功的高活性新型鱼类催产剂,被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国际上定名为“林彼方法”,在国内外推广都获得显著应用成效,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亿元。

 

陈韶章:一辈子只干修地铁一件事

    从23岁大学毕业到66岁退休,他一辈子就只干了一件事———修地铁;他说,这辈子干得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修地铁;他把广州地铁看成是自己的唯一成就;他说,只要需要,他将继续努力,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当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运营时,他骄傲地说,“我是地铁人”……他便是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陈韶章。

    作为负责广州地铁技术决策的总工程师,他已经成为地铁理论知识最全面、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全国知名地铁专家之一。由他负责设计的国内第一条大型沉管隧道,科技成果和修建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经济效益明显,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等奖速描

广东科学中心捧走特等奖

“科技航母”尽显创新魅力

    从正面看,它像灵动的智慧之眼深邃地召唤着热爱科学的人们;从侧面看,它又是一艘艘整装待发的舰船即将劈浪迸发,欲飞的“神舟”号正冲向科学之高峰;空中俯瞰,它似一朵瑰丽晶莹的“木棉花”绽放在微澜的湖面……它有一个“科技航母”的美誉,这便是广东科学中心。

    作为广东省首次建设的特大型综合性科技场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是集创新之大成,尽显创新魅力。广东科学中心的建设是集建筑工程与展项工程于一体,建设人才与运营人才于一体,建设管理与运营管理平稳过渡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广东科学中心筹建办公室通过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创立开放式管理理念和融合型管理模式,实现了“工期、质量、投资、安全、创新、廉洁”六大目标,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项目建设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主要成果35项,其中建筑工程14 项,展项工程15 项,综合管理 6项,发表相关论文61篇。

    2009年10月,在广东科学中心开馆一周年后,一项在工地上诞生的“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实践”项目,通过了由广东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最终摘得广东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