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展览拉开帷幕
展千年海上丝路科技文化风韵

2014-12-26 作者:冯海波 来源:广东科技报社 【字体:
阅读:

  12月24日,由广东省科协、广东省科技厅主办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展览,在广东科学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弘扬千年传统科技文化精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从科技文化的角度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以121幅挂图和17件实物或模型展品,全面展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成就及深远影响。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参加全省科协工作会议的地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以及省科协机关各部室负责人、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展览开幕(张炜哲 摄)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此次举办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展览,主要展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时间节点和空间节点中呈现的科技、人文等元素,宣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成就及深远影响。目的是挖掘和宣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示出广东特殊的科技、历史、地理、经贸、文化优势,进一步发挥海洋文化软实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品牌,为推动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构建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积极贡献。

  何真认为,本次展览图文并茂,引经据典,内容详实。整套展览传递出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长、港口最多、航路最广的大省,接受海洋文化最直接、最丰富、最充分的大省,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所呈现的科技、文化、人才、思想风潮等信息,立意高屋建瓴,思想纵深横长,让公众置身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的长河画卷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加深对我省海上丝绸之路科技文化历史的理解和荣誉感。

领导嘉宾参观展览(张炜哲 摄)

  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亊、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表示,此次展览从科技文化的角度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光辉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着重突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众多“第一”与“唯一”,如世界最大的海上文物库——“海上敦煌”阳江南海1号,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东方大港——广州,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西汉徐闻港等,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黄伟宗教授认为,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科技之路。他表示,造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及相关技术等在航海的应用,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开拓,沟通了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及北非等地区的贸易。而古道的开凿,水陆运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对接,使内陆货物得以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海外。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传播交流科技文明的重要渠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由此传向世界,西方现代科技文明也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科技文化交流。

  本次展览从2014年12月24日持续到2015年3月25日,市民朋友可到广东科学馆一楼展厅领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光辉历程,体验千年海上丝路的科技文化风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