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省科协荣获2009年度全省统一战线“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先进单位

2014-06-12 来源: 【字体:
阅读:

  近期,在广东省统一战线“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出席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09年全省统一战线“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的情况,表彰了先进工作单位,对2010年开展“三促进一保持” 行动系列工作进行了部署。省科协荣获2009年全省统一战线“三促进一保持”系列行动先进工作单位

  近年来,省科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人才、技术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证明,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开展“厂会协作”工作和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协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的有效措施。2009年3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省委统战部报送的有关省科协开展“厂会协作”、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工作简报上专门作出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大众科技报》和广东卫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对省科协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和开展“厂会协作”工作的情况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针对企业人才、技术短缺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省科协按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项目为纽带,以院士、专家和专业学会为依托,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先后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惠州、阳江等地的高新企业、产业集群区、技术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了18家“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促进院士、专家高端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培育创新型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省科协牵线搭桥,目前协议引进18名院士和120多名专家与建站企业建立合作与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完成30项重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如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教授及其创新团队,与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合作攻克空调节能、低碳经济、多元混合节能制冷等尖端技术,增强了该公司的产品竞争力,2009年该公司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香港成功上市并取得年产值80亿元的优良业绩。引进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塞泊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协助广东瀚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引进“特大桥梁及特殊结构的安全建设与服务生命周期的智能系统”等国际先进技术,提升了该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促成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鲍威尔结构实验室与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拓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世界级研究机构强强合作的科技创新模式。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孔祥复、姚开泰教授,帮助深圳高新区生物孵化器园区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人才,解决孵化企业科技后劲不足的问题。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为惠州仲恺国家高新区的5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食品冷冻保鲜等一批关键技术,等等。

  院士、专家团队的加盟,较好地解决了企业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企业对此非常欢迎。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总裁李兴浩感慨地说:“省科协急企业之所急,把院士、专家送到企业,实现了企业多年的心愿”。广东瀚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孙峻岭博士认为,“省科协把院士、专家引到企业,比企业获得资金更为重要,对公司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同时,“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也为院士、专家发挥才干、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院士、专家们非常乐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与企业进行对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刘人怀院士认为,这是实现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与经济“双赢”的一种非常好的组织形式。为加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管理,省科协专门制定了《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管理办法》,明确工作站设立条件、任务与考核办法。省科协的做法,得到中国科协的充分肯定,2009年10月,中国科协在广东召开了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工作现场会。

二、开展“厂会协作”工作,搭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

  开展“厂会协作”工作,是省科协发挥科技团体优势,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式。目前,省科协所属的自然科学类省级学会有152家、联系科技人员近30万人,市科协所属市级学会850多家、联系科技人员30多万人。学会会员都是学术造诣较高的科技人员,他们是推动我省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适应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和科技人才成长的需求,按照“整合资源、建立平台、服务企业、互惠互利”的工作思路,省科协积极动员和组织各级学会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厂会协作”工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培训创新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省有各级科协所属学会200多家,面向企业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完成合作项目980项,参与活动的科技专家4000多人次,服务企业1000多家,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

  “厂会协作”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学会为行业提供科技服务,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省轻工、质量等学会与珠海格力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万和集团、广州立白集团、松下万宝、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五羊本田、广州卷烟厂等一批大型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完成重大技术协作项目150多项。广东航海学会为广州港、湛江港、文冲船厂等大型企业完成咨询、评估项目150项,同时,也为学会创造了11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二是学会与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发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与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成立技术开发中心,完成技术协作攻关项目47个,帮助企业解决多年来在生产中金属防腐蚀与表面处理的技术难题,为相关企业新增经济效益2500多万元。佛山市陶瓷学会与“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全面承担企业的技术创新任务,开发出釉面半抛砖、金属仿古砖等国内行业领先的新产品。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为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009年省科协在佛山、阳江等地举办企业“创新技术方法”培训,宣传、推广国家科技部推荐的TRIZ理论,有100多家企业、1000多名企业科技人员参加。同时,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等一批专家在广州、肇庆、佛山等地举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巡讲活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有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100多人参加了专题讲座,帮助企业提高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深受企业欢迎。据万和集团反映,科技人员通过参加创新技术方法培训,提升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专利管理水平,全年企业新申报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8项,同比增长33%。

三、大力发展企业科协组织,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团队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科技人员的结构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大批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工作。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07年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数为5160万人(指科学技术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其中,大型企业占25.8%,中小企业占6.4%。由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注重科技人员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对他们的学习进修、职称评定和学术交流等关系科技人员专业能力的条件重视不足。科技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学术交流的机会,造成许多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队伍不稳定,科技人员面临“江郞才尽”的困境,企业难以形成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从而影响了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热情。为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要做到那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科协组织就要建在那里”的指示精神,近年来,省科协着力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在民营高新企业、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企业科协组织。目前,全省已建立企业科协850多家,联络服务科技人员近10万人,已成为企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支骨干力量。

  企业科协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作用:一是承担企业新产品开发、科技攻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革新等任务,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智囊团”、“孵化器”和主力军。阳江宝马利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科协,从公司成立之日起就承担企业技术创新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职责,先后为企业完成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取得专利技术13项,开发新产品5项,解决行业关键技术18项,使这家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同行的“领头羊”,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等汽车生产大国。二是架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学会的合作桥梁,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企业科协依托科协系统和专业学会的网络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学会的合作,开展“厂会协作”,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优化升级,协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科协,在国家、省有色金属学会的支持下,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完成科研项目85项,取得重大成果158项,开发新产品40个。三是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企业科技人员的桥梁纽带,是企业科技人员成长成才和干事创业的“服务站”和“加油站”。东莞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企业科协为全市500多家企业的科技人员提供职称评审、学术交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科技人员成长成才和干事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扎实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企业的需求,在佛山、阳江等地举办企业“创新技术方法”培训,宣传、推广国际先进的企业创新TRIZ理论,100多家企业、1000多名企业科技人员得到培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创新技术管理知识;邀请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勤等一批专家在广州、肇庆、佛山等地举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巡讲活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有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100多人参加了专题讲座,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保护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深受企业欢迎。

五、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照“以奖代补、以点带面、以评促建”的原则,在培育典型、宣传典型、服务典型、示范典型的基础上,2009年我省共有 31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18名农村科普带头人获得国家、省财政资金的奖励,奖补资金635万元,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组织“千会服务千村”行动,省、市学会采取“一会扶一村”、“一会扶多村”、“多会扶一村”的形式,与农村建立科技服务关系,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0多项,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科协系统为实现农村 “双转移”再就业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为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省科协在上报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科协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情况的报告》得到宋海副省长的充分肯定并批示:“省科协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各项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推进我省“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望能发杨成绩继续努力,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大贡献”。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明同志在2009年12月23日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授牌仪式暨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通过推进‘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工作,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企业,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项目为纽带,以院士专家和专业学会为依托,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扎实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为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创新型广东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