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开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
——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6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主要是回顾总结《纲要》实施情况,研究部署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不再保留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中国科协承担。按照国务院的分工,由我联系中国科协并协调《纲要》实施中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有关重大问题。昨天,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因此今天的会又是一个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研究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的会议。
刚才,邓楠同志汇报了《纲要》实施工作进展情况和经验体会,提出了今后的总体考虑和部署,各有关部门同志也就各自工作和今后安排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06年2月,国务院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着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新任务,专门发布《纲要》,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温家宝总理在年初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也指出,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认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系,准确把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培养一大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形成一个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创造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把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对更多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学方法,弘扬科学思想,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要实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要动员各方面力量,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大幅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个基础如果不打牢,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我综合国力的需要。劳动者素质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而美国是16年。受教育年限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劳动者素质的差距。据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企业37%的新增工作岗位需要技能水平在初级工以上,近10%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而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中,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25%接受过15天的简单培训,只有13%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特别是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2.25%,城镇劳动人口为3%,农民只有1%。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而且影响到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也会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高度,努力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持续不懈地做出艰苦努力。同时,这也是全社会的事业,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扎实推进。因此,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必须放在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位置上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纲要》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纲要》,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有关方面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基础的问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作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科学素质工作主题活动成效显著。各部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3.6万多项,举办科普讲座、展览等15万多次,参与和受教育公众约2.3亿人次。这些活动深入人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国科普日和全国科技活动周紧扣节能主题,为落实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年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将抗震救灾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灾区公众开展抗震救灾等有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了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能力。
二是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扎实推进。各部门按照《纲要》要求,针对各类重点人群的不同特点,结合本部门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的宏观指导,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要内容,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农业部等部门将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纳入“三农”工作总体部署,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加强了对农民的科学素质教育。教育部等部门修订和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以提高城镇劳动人口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开展了针对不同对象的、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其他各部门也都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覆盖了各类人群,有效推动了科学素质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中国科协及各部门以增强科普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努力推进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科普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大提升了科普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中国数字科技馆对分散在各方面的优质科普资源进行了数字化集成,为全社会使用科普资源提供了一个共享服务平台。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加强对科普基础建设和运行的宏观指导,颁布了我国首个科普工作专项规划《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目前,中国科技馆新馆基建工作基本完成,国家光学科技馆正在立项和论证。各地科普场馆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全国31个省区市首府已有28个拥有了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60%已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中宣部牵头协调指导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加大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和科普宣传力度;科技部等部门围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开展监测评估工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四是实施《纲要》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两年来,在国务院领导下,中国科协积极组织协调,23个部门按职能分工对科学素质工作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针对《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制度,全面推动《纲要》实施。全国各类(区、市)和大部分县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将《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前,牵头部门协调抓总、责任单位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逐级推动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同志,并请你们转达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些地方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各地工作进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工作还比较薄弱。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推向前进。
三、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开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顺利实现《纲要》提出的2010年目标和任务的关键一年。我赞同邓楠同志对明年工作的考虑。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主题宣传,狠抓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昨天,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用“三个从来没有”深刻论述了新形势下科技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即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用“两个更加迫切地需要”阐述了当前加强科技工作的突出紧迫性,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进行创造性实践;明确提出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因素,并进一步强调了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特别是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用一节讲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立意高,分量重,内容实。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工作的定位,指出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相辅相成,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二是突出强调了科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工程。三是对加强科普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把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纲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和科学精神的弘扬者。这些重要论述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最新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最新精神,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坚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抓紧抓好,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为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
(二)围绕中心,大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两年前确定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契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各部门要结合本职工作,围绕这一主题,每年确定几项具体工作任务,抓实抓好。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各种专项科普活动都要突出主题,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开设主题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各类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要开展各具特色的展示和教育活动。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影响,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与深化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相关科技知识和技能纳入国民教育,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
(三)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纲要》确定的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是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要针对不同重点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一要进一步发挥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把提高干部科学素质纳入干部学习考核指标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任务,推动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把科学素质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抓好具体落实。二要通过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校外科技活动,加强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不断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要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精神,切实抓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实施,加大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支持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生产和生活的能力,培养亿万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素质培训,增强他们创业就业的本领。四要对城镇劳动者不断进行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安全健康知识,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更加科学。
(四)夯实基础,着力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优质科普资源是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要条件,是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一要进一步繁荣科普创作,加大奖励和扶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力度,扩大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普奖项的范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要承担科普创作任务,推动科技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多更好地参与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二要继续落实《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有效利用现有科普场馆等设施,根据需要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三要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推动全国所有的地市和有条件的县拥有科普大篷车,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作为流动科技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把公共科普服务送达边远地区人民群众之中。
(五)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发展新路,提升工作实效。一要创新机制。以搭建平台、资源共享为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形成社会化大科普的工作格局。要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平台,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多部门共同建设公益型科普资源的新途径新形式。二要创新内容。更加突出以人为本,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科普资源的内容,增强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服务。三要创新方法。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工作方式,积极引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新技术、新形式,加大科普资源数字化建设力度。要充分利用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更加突出品牌带动,着力培育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品牌活动,不断增强影响力,扩大辐射面。
(六)加强领导,形成共同实施《纲要》的合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地把《纲要》落到实处。各地要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政府的领导责任和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体制,提供保障条件,定期督促检查。要采取切实措施,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到乡村、街道社区、企业厂矿、学校和家庭,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要在加强基层科学素质工作中做出表率。要根据财力和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国务院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虽然机构改革不再保留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但国务院领导《纲要》实施工作的格局没有变,《纲要》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没有变,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任务没有变,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当地《纲要》实施工作的职责也没有变。各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和职责,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联合协作,共同把《纲要》实施工作推向前进。科协作为《纲要》实施工作的牵头单位,长期以来在繁荣科技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确实不愧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不愧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不愧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希望科协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注意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同志们,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持续努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