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学术交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阅读: 次
1月15日,在中国科协七届二次全委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作了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提到2007年中国科协围绕中心做好学术交流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10月底,全国学会共举办学术交流会议2800余次,地方科协举办国内学术交流会议6300余次,交流论文14万余篇,在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利用科技服务“三农”、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是学术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2月,中国科协召开“2007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建立学科发布制度,组织30个学会联合编辑推出31卷800余万字的《学科发展研究(2006-2007)》系列丛书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7)》,公布30个一级学科进展情况和中国科协892种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引起科技界高度关注。继续开展重点学术活动资助工作,成功举办12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成功举办26期青年科学家论坛,800余人参加交流研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五届博士生学术年会,全国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15名博士生参加交流,对培养学科带头人,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对《林学名词》第二版进行修订,规范林学名词使用。《数学学报》、《化工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权威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明显上升,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
中国科协年会影响不断扩大。2007年9月,中国科协以“节能环保、和谐发展”为主题,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07中国科协年会。年会共设15个分会场,录用论文近1800篇,3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年会专门设立国际分会场,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在推动年会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年会科普活动丰富多彩,13个系列、76项科普活动与公众直接见面,参与公众达25万人次。针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举办了电子信息、汽车、武汉城市圈建设等12个专题论坛。
与港澳台地区民间科技交往日趋活跃。在国务院港澳办、中央驻港联络办的大力支持下,以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主办“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内地科技文化考察之旅”,邀请香港五个界别143位专业人士参加考察交流活动。在香港、澳门举办第五届“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促进港澳与内地科技界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积极组织实施“紫荆计划”、“绿荷计划”和“玉山计划”,对港澳台青少年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农学会以庆祝90周年华诞为契机,邀请台湾中华农学会组织岛内农业界人士到大陆参加纪念活动,签署了《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共同建议书》。其他全国学会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两岸科技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合作机会。
二是对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截止2007年9月底,在华举办国际科技会议49个,与会外国专家5577人次。与美国科促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中美科学家社会责任研讨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于“2061计划”合作的子协议,两会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药学会承办的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吸引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名代表(其中外宾2200名)参加,200人次作学术报告,大会壁报600多篇,其中我国学者报告30个、壁报280篇,是历届世界药学大会中最多的一次。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光学学会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召开“2007亚洲光电子会议”,中国制冷学会承办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颁发国际制冷学会终身成就奖、科学技术奖、劳伦茨奖和8项青年学者奖,这表明,中国科技界的对外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水平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不断拓展。中国科协与中国工程院和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市政府共同在俄罗斯成功举办“中俄老中青科学家联谊活动暨第二届中俄工程科技研讨会”。截止去年9月底,共有41个海外科技团体、200多位海外专家和56个地方科协、全国学会以及相关单位参加引进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计划,申报项目288个,海外对接项目134个。北京市科协启动实施“海外智力为首都建设服务计划”,被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列为重点工作。
三是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有效开展。组织科技工作者通过专题研究和举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多种形式,汇集专家智慧,加强决策咨询。截止去年10月,各级科协共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2.3万余项。 “马铃薯产业链拓展的科技支撑研究”、“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和“精神卫生状况与构建和谐社会对策研究”等专题研究也都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广泛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科技进步法》等12部法律法规提出立法咨询意见和建议。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继续成功举办“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促进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专家论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
四是企业科协工作不断加强。中国科协与科技部于2007年3月在天津联合召开国家高新区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研讨会,通过《天津宣言》。2007年5月,中国科协召开全国企业科协工作会议,要求各地企业科协以“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为抓手,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企业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会后,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企业科协工作的若干意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联合下发《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并联合成立“讲、比”活动领导小组,截止2007年10月底,科协系统共开展“讲、比”活动29000多项,参与科技工作者120余万,被采纳合理化建议75000多条。“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以把技术、专家等资源引入企业为目标,围绕企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协作攻关,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为企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山东省科协联合省发改委等单位,分别就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工作和在企业深入开展“讲、比”活动下发文件,出台政策,推动“讲、比”活动深入开展。
五是“科普惠农兴村”力度进一步加大。从2006年开始,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初步统计,受到表彰的100个农技协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带动19万户会员科技致富;10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科技培训,使537万多农民受益;10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的科普讲座、技术咨询,参加农民达282万人次;1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受益者达800万人次。2007年1月,根据中央1号文件有关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的要求,中国科协书记处明确提出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面旗帜,并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修订实施办法,扩大奖补范围,在全国奖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1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20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10个,奖补资金总额由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新增奖补资金全部用于中西部地区。
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带动下,各地也普遍加大表彰和支持力度。据统计,去年地方科协共表彰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1660个(名)。
一是学术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2月,中国科协召开“2007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建立学科发布制度,组织30个学会联合编辑推出31卷800余万字的《学科发展研究(2006-2007)》系列丛书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7)》,公布30个一级学科进展情况和中国科协892种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引起科技界高度关注。继续开展重点学术活动资助工作,成功举办12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成功举办26期青年科学家论坛,800余人参加交流研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五届博士生学术年会,全国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15名博士生参加交流,对培养学科带头人,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对《林学名词》第二版进行修订,规范林学名词使用。《数学学报》、《化工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权威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明显上升,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
中国科协年会影响不断扩大。2007年9月,中国科协以“节能环保、和谐发展”为主题,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07中国科协年会。年会共设15个分会场,录用论文近1800篇,3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年会专门设立国际分会场,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在推动年会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年会科普活动丰富多彩,13个系列、76项科普活动与公众直接见面,参与公众达25万人次。针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举办了电子信息、汽车、武汉城市圈建设等12个专题论坛。
与港澳台地区民间科技交往日趋活跃。在国务院港澳办、中央驻港联络办的大力支持下,以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主办“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内地科技文化考察之旅”,邀请香港五个界别143位专业人士参加考察交流活动。在香港、澳门举办第五届“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促进港澳与内地科技界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积极组织实施“紫荆计划”、“绿荷计划”和“玉山计划”,对港澳台青少年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农学会以庆祝90周年华诞为契机,邀请台湾中华农学会组织岛内农业界人士到大陆参加纪念活动,签署了《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共同建议书》。其他全国学会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两岸科技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合作机会。
二是对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截止2007年9月底,在华举办国际科技会议49个,与会外国专家5577人次。与美国科促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中美科学家社会责任研讨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于“2061计划”合作的子协议,两会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药学会承办的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吸引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名代表(其中外宾2200名)参加,200人次作学术报告,大会壁报600多篇,其中我国学者报告30个、壁报280篇,是历届世界药学大会中最多的一次。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光学学会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召开“2007亚洲光电子会议”,中国制冷学会承办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颁发国际制冷学会终身成就奖、科学技术奖、劳伦茨奖和8项青年学者奖,这表明,中国科技界的对外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水平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不断拓展。中国科协与中国工程院和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市政府共同在俄罗斯成功举办“中俄老中青科学家联谊活动暨第二届中俄工程科技研讨会”。截止去年9月底,共有41个海外科技团体、200多位海外专家和56个地方科协、全国学会以及相关单位参加引进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计划,申报项目288个,海外对接项目134个。北京市科协启动实施“海外智力为首都建设服务计划”,被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列为重点工作。
三是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有效开展。组织科技工作者通过专题研究和举办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多种形式,汇集专家智慧,加强决策咨询。截止去年10月,各级科协共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2.3万余项。 “马铃薯产业链拓展的科技支撑研究”、“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和“精神卫生状况与构建和谐社会对策研究”等专题研究也都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广泛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科技进步法》等12部法律法规提出立法咨询意见和建议。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继续成功举办“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促进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专家论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
四是企业科协工作不断加强。中国科协与科技部于2007年3月在天津联合召开国家高新区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研讨会,通过《天津宣言》。2007年5月,中国科协召开全国企业科协工作会议,要求各地企业科协以“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为抓手,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企业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会后,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企业科协工作的若干意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联合下发《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并联合成立“讲、比”活动领导小组,截止2007年10月底,科协系统共开展“讲、比”活动29000多项,参与科技工作者120余万,被采纳合理化建议75000多条。“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以把技术、专家等资源引入企业为目标,围绕企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协作攻关,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为企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山东省科协联合省发改委等单位,分别就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工作和在企业深入开展“讲、比”活动下发文件,出台政策,推动“讲、比”活动深入开展。
五是“科普惠农兴村”力度进一步加大。从2006年开始,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初步统计,受到表彰的100个农技协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带动19万户会员科技致富;10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科技培训,使537万多农民受益;10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的科普讲座、技术咨询,参加农民达282万人次;10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受益者达800万人次。2007年1月,根据中央1号文件有关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的要求,中国科协书记处明确提出把“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面旗帜,并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修订实施办法,扩大奖补范围,在全国奖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1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20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10个,奖补资金总额由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新增奖补资金全部用于中西部地区。
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带动下,各地也普遍加大表彰和支持力度。据统计,去年地方科协共表彰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1660个(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