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普中心组织专家赴化州市各镇开展中小学教师科普教育专题培训
2014年4月18~20日,广东省科普中心、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组织多位热心奉献科普教育事业的专家,组成“广东省科普教育专家团”赴化州市开展科普教育专题培训,在化州市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配合当地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开展2014年化州市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这是我省加强科普人才和农村科普服务队伍培训和建设的新举措。这也是化州市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首次增加科普教育专题内容,希望通过科普教育专家的实际经验、实操指导,提升学校、教师的科普教育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宋建陵授课(张炜哲 摄)
本期培训是2014年化州市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第一期。广东省科普中心、省科普志愿者协会将组织科普教育专家于4月至5月期间分4期、每期6位专家利用周末时间集中授课,授课范围覆盖至化州市3个街道、20个镇、2个开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农村科普服务队约7000人将接受培训。
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科体部部长、全国无线电优秀科技辅导员刘建荣授课(张炜哲 摄)
据了解,此次培训活动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粤府办〔2011〕88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2014年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粤纲要办发〔2014〕7号)等文件精神,采取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加强我省农村、社区、学校科普人才队伍培训和建设,提高科普教育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特别是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高级教师刘勇斌授课 (张炜哲 摄)
专家们针对不同镇区的教学条件、教师兴趣,结合教学岗位实际,如何做好国家和省有关全民科学素质和科普教育工作等文件政策的执行落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如何推动校园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学生科普需求,如何组织开展校内外科普教育活动等三个方面作了专题报告,并在报告中增加很多鲜活生动的实际案例,或结合各自在科普教育方面的成长经历,向学员们讲述了科普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和取得成果。
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小学高级教师汤庆华授课 (张炜哲 摄)
培训课堂上专家与学员们深入交流,耐心研讨,学习氛围浓厚。部分学员表示,基层教学条件较为薄弱,真的很需要专家们的指导,接受科普教育的系统培训这是第一次,专家们的经验很实用,案例解析、器材展示通俗易懂,对今后在教学中融入科普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性,希望能多组织这方面的培训交流活动。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小学副校长陈莹授课 (张炜哲 摄)
第一批培训结束后,专家们虽历经了来回近千公里路程但他们不顾艰辛与劳顿,在返程途中讨论最多是如何通过这次科普教育专题授课尝试与实践摸索,进一步完善今后的授课内容,借助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逐步积累经验,为提高化州市乃至全省其它地区科普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李伟聪授课(张炜哲 摄)
据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上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化州市13个贫困村3352户贫困户,13193人,在实行科学规划,靶向疗法,以项目帮扶加快贫困村(户)脱贫等方面成效显著。广州市海珠区是首批被命名的“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之一,在学校开展科技特色教育,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本次参加化州市科普教育专题培训工作的专家大部分是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支持推荐的,旨在深入开展科普工作、发挥海珠区的科普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化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水平。
学员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张炜哲 摄)
学员们对案例解析、器材展示表示关注(张炜哲 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