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关注广东公民素质建设

12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一行到广东考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同时在广州召开了座谈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捍东以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向考察团成员介绍了广东贯彻实施《纲要》的工作情况。
据了解,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公民素质建设,今年专门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为贯彻实施《纲要》提供了保障。领导小组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制定了《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等具有广东特色的专项工作方案,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同时,省财政继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复退军人就业、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等专门人群的培训投入,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等通过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积极提高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据统计,2006年全省共培训农村技能劳动者100万人,实现80万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些创举均得到了此次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广东考察团的肯定。
会上,李捍东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科教强省、文化大省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工作,促进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广东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配合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与产业升级,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得了系列成果,成为领跑全国的又一重大创举。
本次考察团成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指出,广东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同时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他表示,广东要做好1800万外来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就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发挥企业的作用。他建议,要以教育和培训为重点,建立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