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地市科协科普部长莅汕召开工作座谈会
阅读: 次
2004年4月27日至28日,广东省地市科协科普部长汇聚汕头,参加省科协一年一度的工作座谈会。会议由省科协普及部郑德胜部长主持。
会议认真回顾了我省科协2003年度科普工作情况。2003年,全省科普工作以“突出重点,加强创新,努力实现科普工作新突破”的要求,积极宣传贯彻《科普法》,坚持科普工作服务大局为中心,服务基层为重点,上下联动,推动科普队伍、设施和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计划和各项任务。
一是科普内容进一步拓宽。“非典”期间,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在开展科学防治“非典”的科普宣传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拓宽了科普内容。各级科协在科普内容选择上更趋向“以人为本”,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科普更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科技教育、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成为科普的主要内容。
二是科普形式手段进一步创新。利用影视为科普载体的“荧屏科普”已成为各级科协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形式。各地出现一批科普电视专栏、科普影视广场和科普互联网。
三是企业成为各地科协开展科普工作可依靠的新兴力量。在各地科协努力下,企业除了积极投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外,进一步投入其他科普项目。
四是不断开拓科普队伍来源。随着我省科普志愿者建设发展,各地科协扩宽思路,依靠社会各阶层力量,建立起科普讲解员队伍、家庭科普员队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离退休科技辅导员队伍等。全省科普队伍不断壮大,仅去年下半年全省就发展科普志愿者5000多人。
五是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功能进一步强化,加强了科协系统上下联动和科协组织与社会力量的联合。尤其是科协组织与社科联合作,共同开展科普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英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处共同成功筹办“英国 Beagle航行:从地球到火星”科普活动,开创了我省与外国合办科普活动的先例。
据统计,2003年全省各级科协共组织编印各种科普宣传资料25种、250万册;制作各类科普影碟10种、5000多张;张贴科普宣传挂图20多万套;编制科普宣传栏1500多期;播出科普电视广播栏目1500多次;组织各类科普讲座、科技培训9130多场次;组织科技下乡800多次;举办科技集市180多场;科普影视、科普文艺演播1500多场;科普展览160多场次;举办各种科普知识竞赛活动100多场次;组织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980多场次。
会议全面部署了全省科协2004年度科普工作。提出全省科协科普部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积极贯彻《科普法》,抓住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进一步强化部门的协调、服务、管理的职能,积极创新进取,推动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和多样化。进一步确立工作重点:①配合我省城镇化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城市科普工作,开创城区科普工作新局面;②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以“百会千厂” 活动为切入点,推动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上新台阶;③配合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固本强基” 工程实施,继续抓好全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开展“党员十协会”活动,培育我省农村一大批带领群众奔康致富领头人;④全面推进学会的科普工作,整合学会资源力量,组织学会进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普活动;开展和设立各类学科的“宣传日”活动;参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和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
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地科技教育作用。在全省基地继续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要求每个基地结合自身建设需要,建一个科普画长廊、编一套科普挂图、制一套科普VCD、建一个网页、开展一项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印一本科普旅游指南;开展一次基地工作互检互评互学活动等)。要开展“学会十企业”、“百会千厂” 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营造企业科普又化氛围,进而帮助企业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要开展全省“科普示范工程”实施活动,在全省建立一批科普示范县(区)、镇(街道)、村(社区)、户;科普示范学校、科普示范企业;要争取与省人事厅联合出台“民营企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办法”; 要组织学会开展“百会科普宣传日”、“科教进社区”、“科普快车山区行”等活动。
会上,省科协郑德胜部长进一步传达了中国科协4月14日在上海召开的普及部长会议精神,就2049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加强科技馆建设、发展农技协、开展6·29科普行动日等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各地市科协科普部长就各地开展科普工作的有关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广东科技报纽海东副社长通报了有关广东科技报改版扩版的情况及今后发行工作的设想。
会议还要求各地市科协要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统筹安排和全面做好今年科技周、科技月活动,务实推进我省科普工作上水平。
会议认真回顾了我省科协2003年度科普工作情况。2003年,全省科普工作以“突出重点,加强创新,努力实现科普工作新突破”的要求,积极宣传贯彻《科普法》,坚持科普工作服务大局为中心,服务基层为重点,上下联动,推动科普队伍、设施和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计划和各项任务。
一是科普内容进一步拓宽。“非典”期间,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在开展科学防治“非典”的科普宣传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拓宽了科普内容。各级科协在科普内容选择上更趋向“以人为本”,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科普更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科技教育、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成为科普的主要内容。
二是科普形式手段进一步创新。利用影视为科普载体的“荧屏科普”已成为各级科协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形式。各地出现一批科普电视专栏、科普影视广场和科普互联网。
三是企业成为各地科协开展科普工作可依靠的新兴力量。在各地科协努力下,企业除了积极投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外,进一步投入其他科普项目。
四是不断开拓科普队伍来源。随着我省科普志愿者建设发展,各地科协扩宽思路,依靠社会各阶层力量,建立起科普讲解员队伍、家庭科普员队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离退休科技辅导员队伍等。全省科普队伍不断壮大,仅去年下半年全省就发展科普志愿者5000多人。
五是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功能进一步强化,加强了科协系统上下联动和科协组织与社会力量的联合。尤其是科协组织与社科联合作,共同开展科普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英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处共同成功筹办“英国 Beagle航行:从地球到火星”科普活动,开创了我省与外国合办科普活动的先例。
据统计,2003年全省各级科协共组织编印各种科普宣传资料25种、250万册;制作各类科普影碟10种、5000多张;张贴科普宣传挂图20多万套;编制科普宣传栏1500多期;播出科普电视广播栏目1500多次;组织各类科普讲座、科技培训9130多场次;组织科技下乡800多次;举办科技集市180多场;科普影视、科普文艺演播1500多场;科普展览160多场次;举办各种科普知识竞赛活动100多场次;组织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980多场次。
会议全面部署了全省科协2004年度科普工作。提出全省科协科普部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积极贯彻《科普法》,抓住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进一步强化部门的协调、服务、管理的职能,积极创新进取,推动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和多样化。进一步确立工作重点:①配合我省城镇化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城市科普工作,开创城区科普工作新局面;②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以“百会千厂” 活动为切入点,推动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上新台阶;③配合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固本强基” 工程实施,继续抓好全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开展“党员十协会”活动,培育我省农村一大批带领群众奔康致富领头人;④全面推进学会的科普工作,整合学会资源力量,组织学会进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开展科普活动;开展和设立各类学科的“宣传日”活动;参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和民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
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地科技教育作用。在全省基地继续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要求每个基地结合自身建设需要,建一个科普画长廊、编一套科普挂图、制一套科普VCD、建一个网页、开展一项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印一本科普旅游指南;开展一次基地工作互检互评互学活动等)。要开展“学会十企业”、“百会千厂” 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营造企业科普又化氛围,进而帮助企业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要开展全省“科普示范工程”实施活动,在全省建立一批科普示范县(区)、镇(街道)、村(社区)、户;科普示范学校、科普示范企业;要争取与省人事厅联合出台“民营企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办法”; 要组织学会开展“百会科普宣传日”、“科教进社区”、“科普快车山区行”等活动。
会上,省科协郑德胜部长进一步传达了中国科协4月14日在上海召开的普及部长会议精神,就2049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加强科技馆建设、发展农技协、开展6·29科普行动日等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各地市科协科普部长就各地开展科普工作的有关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广东科技报纽海东副社长通报了有关广东科技报改版扩版的情况及今后发行工作的设想。
会议还要求各地市科协要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统筹安排和全面做好今年科技周、科技月活动,务实推进我省科普工作上水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