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十三五’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发展研究课题组到惠州市实地调查
2015年1月29~3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中国科协农技协重点项目处副处长彭立颖带队的中国科协“‘十三五’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发展研究课题组一行六人到惠州市开展实地调研,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焕泉、科普部部长黄善辉等陪同调研。
课题组一行调研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电商销售平台
课题组一行调研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销售超市
29日下午,课题组一行首先到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调研了电商销售平台和公司农产品销售超市,听取公司负责人开展科普惠农工作情况汇报;接着到惠东县马铃薯协会,参观了马铃薯科普示范基地、远程农业气象站和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动植物医院。
课题组一行参观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动植物医院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座谈会现场
30日上午,课题组在惠州科技馆召开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座谈会,市科协、有关县区科协和惠州市科普惠农获奖项目代表共22人参加了座谈。会上,市科协主席罗金星汇报了惠州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获奖代表分享了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建议。彭立颖副处长解释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科普惠农项目以后的打算,重点强调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刘继芳书记对惠州的科普惠农工作以“人好、工作好、材料好”三个好进行了肯定,人好是惠州各级科协对科普惠农工作高度重视,在经费及人员方面都有所保障;工作好是惠州的获奖单位率先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利用网络销售优质农产品,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在技术服务、网点布局方面,率先利用了信息化技术和装备,如三农直通车、动植物远程医院等信息技术手段,部分农产品已有自已的定价权,所取得的成效比预期更好;汇报材料实在,为调研组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