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普>科普活动>半岛(中国)

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014-07-23 来源:省科协 【字体:
阅读:
近几年,香洲区科协以科普基础设施、科普网络、科普队伍等建设为切入点,在社区中营造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大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推进精神文明社区的建设。
  一、完善科普制度建设,健全社区科普机制
  香洲区辖区10个镇街成立了基层科协组织,逐步向社区延伸,建立了社区科普制度,社区有专人负责科普工作,促进了社区科普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目前,全区共有6个科普示范社区。依托社区辖区资源,构建了科普工作队伍、科学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等自上而下的社区科普网络,有效地保证了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加强科普硬件建设,夯实社区科普基础
  科普硬件设施建设是社区科普工作的基础,香洲区除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外,还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大力加强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吉大海湾社区、梅华鸿运社区、南屏北山社区等多个社区建成了开放的社区科普图书室,总藏书逾8000多册,成为了社区居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区科协积极鼓励社区利用辖区内资源,大力发展科普平台。建立了中国移动信息化科普展示厅、吉大供电所用电知识科普展示厅、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珠海中心血站、120急救中心等具有科技含量的科普示范基地;各镇街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了1100多米科普宣传栏,宣传内容至少每季度更新一次。社区科普设施的建设,使科普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为社区科普工作创造了硬件环境和宣传阵地。
  三、推进“科普进社区”活动,丰富社区科普内容
  社区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活动为契机精心策划和实施科普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科普宣传活动。
  1.举办科普图片巡回展。近年来,区科协牵头共举办了 “科技以人为本暨科技走进生活”系列图片展、“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和社区广场科普画廊巡展等大型图片展12次,参观群众达数万人次;与珠海市博物馆合作,推出《世界科技发明》等各类科普主题图展和科普图书角,免费接待观众,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
  2.举办社区学习班,报告会。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举办各类学习班、报告会,培训内容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竞争上岗的策略与技巧学习班”、“地震应急逃生宣传”、“世界献血者日献血知识讲座”等科普活动都吸引了大批公众参与。
  3.举办科普文艺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吸引市民参与,寓教于乐,是区科协多年来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的方法。“城市科普舞台”科普文艺晚会、“环保进社区,创建绿色家园,创建和谐社会”和“迎奥运,健康伴我行”等活动,普及了健康知识,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了社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区科协联合科普基地、科普示范学校等社会力量,开展各种社区科普活动。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合作举办香洲区“文化、科技进社区”系列活动,将74场歌舞、戏曲、电影、图书和科技知识展等文化活动送进社区,让广大居民享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科技发展的丰硕成果;每年定期联合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在社区举办“健康进社区”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15位专家、主任医师主讲,共有2187位居民参加,派发宣传资料2000份,预约医疗检查35人次;梅华鸿运社区与辖区香洲区第十七小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的科技节,在香洲区第十七小学隆重举行“香洲区梅华街道鸿运社区第十七小学开展节约型社区宣传活动”及“小手拉大手,节约从我做起”签名行动,围绕“节约的六个一”要求,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整个社区掀起创建节约型社区的新高潮。资源共享,联合举办社区科普活动,丰富了社区科普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感。
  四、强化科普创新意识,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社区科普方式能不能找到公众接受科学传播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敢于和勇于创新。香洲区开办的独具特色的“漂流书屋”,在全区范围设立了多个漂流点,社区居民只要在任一漂流点捐赠一本以上的书籍,写下寄语,登记好个人资料,即可获赠“漂流书屋”读书卡一张,免费借阅各漂流点的书籍。目前“漂流书屋”已有书籍上万册,均由市民热心捐赠。通过图书漂流、接力阅读活动,达到资源共享、增进交流、促进和谐的目的。社区科普形式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科学知识被社区居民接受的目的。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中,香洲区科协紧扣节能环保主题,将以前在学术厅举行的论坛搬到了社区居民中间,论坛直接与社区居民面对面,讲解和解答贴近生活,使社区科普有了新方法、新形式和新亮点。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