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卢永根:一身布衣 一生报国
“是党培养了我,把财产还给国家,是我最后的贡献。”谈及捐款,卢永根一贯云淡风轻
◎《南方》杂志记者/刘艳辉 通讯员/方玮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李焱鑫 殷立飞
今年6月22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场特殊的教育基金颁发仪式如期举行,4名教师、18名学生接过了沉甸甸的奖教金、助学金。
这一教育基金的设立者正是华农人熟悉的老校长、中科院院士卢永根。被誉为“布衣院士”的他,一生勤俭节约,在和夫人徐雪宾商量后,决定毫无保留地把毕生积蓄捐给学校。
“高校的定位就是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要有报效祖国的大志向”……由于长期卧病在床,卢永根未能亲临现场,但还是通过视频,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并提出殷殷期盼。仅仅一个多月后,卢永根便离世,享年89岁,社会各界表示沉痛悼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卢永根入党整整70年,然而他却再也无法目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这一伟大时刻。
捐款
880万元能用来做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意味着一栋房子,或许代表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在卢永根眼里,它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2017年3月,已经罹患癌症的卢永根与夫人徐雪宾抱着一个破旧的牛皮纸信封出现在华农校内一家银行,提出要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学校账户。银行工作人员看过两个人的定期,再加上银行卡,加起来一共是8809446元。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
徐雪宾老人后来披露了老两口商量的过程:“很简单,卢永根就说了一个字‘捐’,我就马上懂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当年,卢永根还被央视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这一个字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这是华农有史以来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旨在奖励贫困学生、优秀青年教师以及资助学校开展学术活动。然而,巨款的背后,却是卢永根近乎苛刻的勤俭节约。老两口住的仍是学校的房改房,没有装修、没有窗帘、没有一件新式家具,甚至挂蚊帐用的是竹竿……
“学校提出派专车接送其上下班,卢老不同意,坚持走路上下班。他认为,走路上下班,一则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二则可以锻炼身体,路上碰见熟人还可以好好聊一聊,了解学校近况。”他的秘书赵杏娟透露,卢永根还会特地把单面打印的纸张保留好,将反面用作草稿纸,多年来一直如此。
“是党培养了我,把财产还给国家,是我最后的贡献。”谈及捐款,卢永根一贯云淡风轻。不仅如此,他还借钱给自己的学生去香港进修;把家族商铺无偿捐出,作为小学的教育基金,已经资助近3000人……卢永根的举动,刷新了很多人对于慷慨和吝啬的定义。
“卢先生一生践行了以下信条: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增加扬善的担当;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使命!”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华农副校长温思美追忆老校长时深情表示。
报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是卢永根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贯穿他一生的坚持。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个兼受孔孟礼教和西方现代教育影响的高级职员,母亲是贫苦农村家庭出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占领香港,卢永根便开始了在家乡广东省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逃难的日子,因为亲眼看过日军的凶残,体会过沦为亡国奴的苦楚,一种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便在年幼的卢永根心中扎下了根。
1946年到1949年,在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的三年是卢永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时值解放战争期间,国内许多民主进步人士为摆脱国民党迫害而纷纷移居香港。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对祖国的命运自当不能袖手旁观。于是,1947年12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同志会”,1949年8月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根据党组织的决定,他回到岭南大学升学,迎接广州解放。
回到内地后,尽管经历过不平凡和曲折的历程,但卢永根坚信“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粉碎“四人帮”后,他曾三次出国探亲和访问,但都没有被异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所引诱,也没有被亲人的热情挽留所动摇。有位美国移民局官员曾问卢永根:“你具备移民条件,为什么还要留在中国?”卢永根回答道:“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在一次讲课中,卢永根还把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改编为“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他的爱国言行像一束火花一样,点燃身边许许多多人的爱国主义火焰,曾一度促成了很多留学人员学成归国。
令人动容的是,即使在病床上,卢永根也没忘记为国家做贡献,亲手签订了遗体捐赠志愿书,希望以一名院士的身份作最后的医学科普。
育禾
“回顾50多年的科教生涯,我有几点体会:要把教学科研工作看作一种事业,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魅力在于人格力量,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也要讲政治,要淡泊名利,要不断努力学习。”卢永根的朴素话语背后,却是不遗余力的育人、育禾实践。
1953年8月从华南农学院毕业以后,卢永根服从组织分配留校担任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助教,由此开始了50多年的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他协助著名水稻专家丁颖组织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各地区水稻引种、地方品种资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受到国内外稻作学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丁颖逝世后,卢永根接手主持试验的总结和编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该书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绩。面对理论性研究缺乏,基础研究又很难出成果的现实,卢永根选择像农民那样,挽起裤腿,赤脚走在农田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寻找水稻的祖先“野生水稻”,跑遍了广东、海南和江西。几十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你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卢永根言行一致。
用心耕耘,桃李成蹊。在担任华农校长期间,他大刀阔斧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大胆破除论资排辈习气,努力破解人才断层困局,选拔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那些难以被人看见的日日夜夜,他逐步为学校长远发展铺就了道路。”华农原校长骆世明颇有感触,他正是当年被破格选拔的 “华南八大金刚”之一。如今,这批青年才俊已经成长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
今年7月1日,广东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华农年轻教师党林夕代卢永根作报告,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我再次深深被他的信仰所感动!” 党林夕说,“他不仅是华农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卢永根的颁奖词。是的,人如其名,卢永根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扎根在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