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八旬退休教师20年坚持义务培育科技幼苗
今年80岁的何振光,是一名普通的科普教育工作者,曾任教于小榄镇滘口小学,致力于教育事业43年。退休近20年,他仍坚持科普一线,每年将500个小时花在科普志愿服务上。市科协副主席黎文杰介绍,作为原中山市小学自然科学教研会会长和中山市中小学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理事,何振光曾先后带领和辅导学生参加过国家、省、市、镇四级青少年科技竞赛,荣获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级科技奖18项,市级科技奖44项,镇级科技奖6项,并连续10年被评为优秀科技指导员和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不久前,他的事迹还被市科协推荐上“中国好人榜”。
每年将500个小时花在科普志愿服务上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当科技、科普事业进入起步发展的阶段时,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对科普教育工作不太重视,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更是困难重重。何振光说,当时,几乎所有学校都没有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基础,在场地、师资、设备、资金等方面都很缺。据他回忆,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了他一个非常“傻瓜”的科学常识问题,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科普教育事业的决心。怀着一颗科技育人的爱心,何振光几十年如一日,乐于服务于青少年科普启蒙教育,培养科技幼苗。
1995年,何振光退休,当时多间学校先后聘请他为科技顾问和校外辅导员。在他担任横栏镇四沙小学校外科技辅导员之前,可以说横栏镇四沙小学科普教育还是空白。何振光不顾路途远,不管风吹雨打,每周按时从小榄乘公交车前往,一去就是一天,超负荷工作,不停地指导老师和学生工作,对该校的科普工作从规划到实施,全程跟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四沙小学开辟了生物园,实践操作室,大批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小组,作品层出不穷,参加省市镇比赛多次获佳绩。四沙小学也很快被评为中山市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随着何振光知名度扩大,邻近的六沙小学也邀请他到校辅导,何振光欣然接受。经过短短的时间,该校也成为中山市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如今,横栏镇的科普教育摘掉了空白的帽子,并且走在了全市的科普改革行列。
虽然何振光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年500个小时的科普志愿服务时间。不管是扶持学校工作还是帮扶学生教育,何振光从来不计报酬,更多的是义务为学校和孩子服务。何振光说,育人是快乐的事,它比金钱还可贵。有些家长建议他收几个孩子在家辅导,给出每月6000元的价钱,但都被他拒绝了。
20年踏破50双鞋
退休后,从事科普志愿服务近20年来,何振光已踏破50双鞋。春困、夏炎、秋乏、冬寒,并未阻挡他的科普路。他把枯燥的科普第一课堂教学和生动的科普活动现场串起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科技知识。为了追求时代新颖性、创新和发展,何振光非常重视自我提升。他说,书店、报纸杂志、社区的宣传栏、家中的书柜、气象局、生物园等都是提升自己科技水平的平台。走出去、请进来,要不耻下问。退休后,何振光先后被小榄镇一中、升平、北区、德星、埒西一、盛丰、绩西、绩东一、蓝田和横栏镇,四沙、六沙等14所学校特邀聘为顾问、校外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到校辅导学生实践。谈到为什么退休后仍然坚定奉献于科普事业,何振光流下了幸福的眼泪。“祖国培养了我,我自己也应当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何振光说,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普志愿者是自己退休后的一个目标。
聊到他与科普教育的情感之路,何振光说,科学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科学研究是没有一刻不探索的,科技育人是没有一秒能停止的,今天自己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只是发挥了自己一点余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