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科协举办多场海洋养殖实用技能培训
近日,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珠海市科协连续举办了3场2023年珠海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海洋养殖实用技能培训讲座,解决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珠海新型养殖带头人和经营者的科技素质和自信心,推动了珠海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渔业可持续发展。
在位于金湾区红旗镇的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中心,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珠海市科协、珠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海洋文化、生态养殖和农业气象科普讲座,邀请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水产学会理事黄舜梅,珠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金湾服务站常务副站长涂建文,为现场10余名水产养殖户授课,对四指马鲅、黄鳍鲷、黄尾鲻、黑鲷、花鲈等优质水产的养殖技术进行推广。
斗门区白蕉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资源,出产的“白蕉海鲈”在2009年成为珠海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保护产品,白蕉海鲈产业是斗门区重点产业之一。
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海鲈主题科普展览馆,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珠海市科协、珠海市斗门区科协联合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海洋养殖实用技能培训讲座暨白蕉海鲈营养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活动。活动上,水产养殖专家吴书禾教授通过讲解营养学纳米天然结构理论、宣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让30多名白蕉海鲈养殖人员了解到白蕉海鲈的营养吸收与体内循环系统,帮助解决动植物营养吸收问题,探索营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奥秘。
在斗门区新农人稻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基地,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珠海市科协、斗门区科协联合举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海洋养殖实用技能培训讲座暨稻田养虾绿色种养技术推广活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望东以生产中的实例,分析了当前稻田养虾背景、关键技术和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介绍了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稻田养殖盈利模式等,为30多名水产养殖户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实用技术推广课。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水产养殖户对虾、罗虾的养殖技术水平,增强了农户科技致富的能力。
据主办方介绍,2023年珠海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进村镇社区、走进田间地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