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协建立深圳市高校校友会联席会议
2011年1月8下午5点,“2010’两岸四地•百校校友•迎春年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齐让发来的贺信,深圳市副市长袁宝成、广东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深圳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周路明、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教科部副部长曹国英、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香港立法会议员谭伟豪等到会并致辞,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及深圳等两岸四地的部分高校校友会代表、部分科技团体负责人、知名人士近千人出席。下午13点 ,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深圳的部分参会学校或校友会代表举行“两岸四地·百校校友座谈会”。

2010'两岸四地•百校校友•迎春年会在深圳举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袁宝成副市长讲话
深圳市高校校友会联席会议是在深圳科协主导下,由在深各高校校友会共同发起的交流平台,年会也是深圳市高校校友会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之后的第一场公开活动,深圳市科协主席周路明介绍了搭建这一平台的动机、宗旨和理想。

广东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先生致辞

周路明介绍,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绝大多数高校校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使得校友会的活动比任何一个城市都来得活跃和富有凝聚力。在深圳有超过百家校友会,联系着超过百万的高校校友,这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网络。长期以来,这个巨大的人才网络只是处于内循环状态,没有很好的发挥其社会功能,如果能够激活这个网络,它不仅能够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才、照顾人才的有效渠道,还能够通过校友会与母校的天然联系,使校友会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技术转移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弥补深圳高校、科研机构短缺的劣势,使高校校友会成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重要的生力军。

基于上述原因,深圳科协把搭建高校校友会交流合作平台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度创新和科协体制创新的重要工作的予以推进,并得到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深圳市高校校友联系会议作为联系百万校友的工作平台在2010年12月15日正式成立,有40多家校友会作为第一批会员正式加入联系会议平台,更多的校友会正在办理加入手续。社会反响之热烈超出我们的预期,说明成立校友会交流合作平台确实顺应了校友会自身的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
据深圳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周路明透露,未来联席会议希望达到五大目标:
1、推动高校校友会相关政策的制定,加快校友会自身建设。
2、鼓励校友会参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校友会功能的社会化。
3、利用校友会学科交叉、人才门类齐全的优势,参与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解决跨部门跨学科的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难题,使校友会成为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4、形成人才关怀照顾的网络,打造高校校友精神家园,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5、开展国内外合作,推动深圳转型。校友会人脉资源遍及国内外,今天两岸四地联谊会的顺利召开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校友会的动员能力和人脉资源,发挥好这些优势对深圳转型意义重大。


深圳市科协科普和学会部部长兼深圳市高校校友会联席会议秘书长孙楠先生
宣读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齐让先生的贺信
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齐让在贺信中指出,深圳科协在国内率先搭建“高校校友会联席会议”工作平台,是一项重要的机制创新,通过校友会网路大大拓宽了深圳科协联系科技人才(尤其是体制外人才)的范围,对于科协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深圳科协在新春之际组织两岸四地的高校校友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将有效促进深港澳台地区科技、文化、人才、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2010'两岸四地•百校校友•迎春年会”现场

深圳市副市长袁宝成在讲话中寄望,深圳科协搭建的这一高校校友联系平台能将精英与优秀分子凝聚起来,甚至以此为基础,为全中国、全世界大学生找到一个合作平台,增进校友联系,提供心灵归宿,共同为深圳发展出谋划策,助力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广东省科协副主席汤世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深圳科协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继续探索,为科协系统的工作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曹国英先生与谭伟豪议员也都表示,这是一个开放的窗口,能够让深港大学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意义重大。

此次迎春年会旨在发挥校友会人才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优势,深化深港澳台创新人才的交流,增进两岸四地高校校友的了解,搭建高校校友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彼此文化和科技的合作,弘扬中华学子的创新精神,推动两岸四地形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新局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