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创新技术产业化中间能力建设专业论坛召开
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要求下,打造“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精准医疗”被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9月20日上午,2018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和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梅花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引领精准医疗,共享健康生态”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速生物医药资源、科技、产业、资本的大融合、大发展,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型经济发展。峰会开幕式由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主持,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深圳市政府副市长艾学峰,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中国国际商会国际处处长王莉等。深圳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莉同志代表深圳市科协出席了开幕式。
峰会开幕式现场
当天下午,2018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创新技术产业化中间能力建设”专业论坛成功举行。该会是2018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专业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指导,市发改委、市科创委和市科协等单位联合支持,由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联合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先生,深圳市委卫生工委专职副书记、委党组成员廖澍华,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夏昆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蔡羽先生,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孙楠先生等嘉宾出席。
深圳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莉同志(左二)出席峰会开幕式
论坛由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刘沐芸博士主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书记兼副院长王宗龄发表了《中国生物技术标准化现状与展望》的演讲。王宗龄参与了组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性、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参与组织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与制修订等多项工作。她指出,生物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但是国内生物技术标准化工作基础仍然薄弱,对生物产业整体发展不能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她提议要坚持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标准国际化”的创新路线,用“科技+标准”优化监管,从而全面提升生物技术标准化建设水平。
深圳市科协承办“创新技术产业化中间能力建设”论坛
大会特邀嘉宾-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AIMBE) 院士,丹纳赫公司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首席技术官陈永勤博士发表了《流式细胞技术的现状和展望》的专题演讲。陈永勤博士在演讲中提出作为生物技术的流式细胞仪是计算机科学、激光技术、分子生物学、微电子学和光电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结晶,在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和新药开发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演讲中陈博士针对免疫疗法,细胞疗法和细胞外倍体研究的需求,着重介绍近年来多参数,高灵敏度流式细胞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实例揭示生物医疗设备初创企业在网络大环境下超越国际巨头的机会。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欧洲学术研究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洛萨·威尔米策LotharWillmitzer、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王露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免疫学研究组组长赵同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体系认证管理部首席专家李明等学者分别发表了专业性主题演讲。
本次专业论坛紧密围绕“科技+标准”的关键词,联合演讲嘉宾与百余名专业参会人员一起交流探讨开辟创新药研发及产业软环境中的路径。其主旨是推进创新技术产业化中间能力的建设,促进创新药物研发向临床治疗工具转化,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我国创新药研发到产业化链条关键环节,实施“强链”;对缺失环节,实施“补链”。为行业赋能,为监管减负。尤其在保障“天价”抗癌药、细胞产品等急需药、创新药“用得上”和“用得好”等方面,呼唤业界进一步加强认识:以“科技+标准”优化监管,助力创新药在“健康中国”生力军行动计划中发挥关键性的基础支撑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