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4月9日至10日,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福田区人民政府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中航国际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深圳人因工程研究院、深圳东海浪潮设计公司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隆重召开。政府部门代表、两院院士、人因工程领域和设计创新领域专家学者、7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会议。来自航天、航空、高铁、核电、潜艇等多个领域的总工程师、各研究院与高校学科带头人热议“中国制造”“军民融合”。
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致辞
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参加本次论坛的科技专家、两院院士和人因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杨洪表示,深圳落实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在创新驱动领域取得良好成果。去年深圳GDP达到1.75万亿元,其中研发投入达到700亿元,占比为4.05%。今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三个文件,将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落户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为发展人因工程助推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环境。
首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深圳人因工程研究院作为首个基于“人因测评应用”的创新设计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并落户福田保税区。在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指导下,该研究院由东海浪潮设计联合中广核、中船重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国防科技工业协会、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发起成立,其创新技术覆盖核电、国防科技、新型工业设计等领域。该研究院作为新型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于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国家级实验室的理论、技术支撑,为各科研院所与市场一线设计机构建立沟通桥梁,梳理归纳设计问题,共同探索设计创新的规律,推动人因测评的设计方法逐步转化为行业规范标准,并提供产品创新设计的规范指导。东海浪潮作为福田引进的创新型总部企业,其人因设计成果参与了一系列重大产品及项目,包括深圳迈瑞研制的中国首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万聚源研制的世界首创全自动智能输液泵、中国载人航天领域首个973项目设计等。据福田区“十三五”规划,人因工程等新业态将纳入打造现代创新高地的重要内容。福田区大力招商引商,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等政策助推人因工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善广做报告
首届人因工程高峰论坛是在“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国家“军民融合”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政策引领下,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倡议发起,旨在为政府、学界和企业提供一个共商人因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问题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促进和深化国内人因工程、工业设计以及认知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之间交流与合作,推动人因工程相关学科发展和行业应用创新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何华武回答听众提问
本届论坛以“人因工程创新设计助推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围绕“人因工程、认知科学、中国制造、军民融合”领域方向,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研究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善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何华武;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任俊生;中国商用飞机C919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研究员陈迎春;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心理学博士王坚等12位来自航天、航空、核电、高铁、互联网、医疗、科研、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做了特邀报告。专家们深入探讨了人因工程学应用前景及其在装备研制、核电安全和民品创新等领域的应用。
参会人员与主讲嘉宾互动
“中国制造2025”工业化发展新蓝图为人因工程推动设计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舞台,人因工程的学科思想、设计方法和技术对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的融合,推动智能信息、可穿戴式人机交互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与机器的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中国人因高峰论坛参与范围之广、热度之高、内涵之深、反响之大远远超过预期。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设计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创新水平,助推“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