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科协为新增“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1月13日,汕头市科协在汕头市科技馆举行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汕头市副市长、市科协主席林依民、市科协党组书记洪建芬分别为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汕头市科技馆和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授牌,市科协副主席洪子敏宣读关于命名汕头市科技馆等单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副主席林怀威和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授牌仪式,仪式由副主席洪祥武主持。
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澳县东南面,由南澎岛至勒门列岛一带海域构成,总面积35679公顷。于2003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南澳县政府、县海洋与渔业局建立的广东惟一的省级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成为“南中国海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中国南海北部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区集典型性、脆弱性、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和系统完整性于一体,属国内少有,海洋生物多达1308种,其中海洋脊椎动物314种, 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7种和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8种,被列为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2011年6月,该保护区成为广东省第五个、粤东地区首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建有占地8亩的保护区管理基地,建筑面积1369平方米,其中宣教基地684平方米,设有标本厅、多功能展厅、图片展览厅、实验室等,为开展科普教育提供了较好宣教功能场所。
创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是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1987年以来,汕头市各级科协积极探索科普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基地的工作。1999年4月,汕头气象局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成为汕头市第一个省级的科普教育基地、并被列入首批二百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级以上生态农业、果蔬种植、水产、家禽养殖、风力发电、气象观测、污水处理、电脑技术、海洋资源保护、沿海军事史等功能齐全的科普教育、示范、实践基地、特色学校49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科普教育基地6个、省科技特色学校6个。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