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汕头>汕头市>半岛(中国)

汕头“做中学”中心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

2014-06-12 来源:汕头市科协 【字体:
阅读:

  “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是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开发、与美国、法国等69个国家合作、1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志愿者队伍支持的国际间的协作项目。这项研究是针对中国教育,特别是儿童科学教育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开展的教育大改革。课程的实施对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情绪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都十分有益。对国家现阶段立志推行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制定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中学”的核心思想和本质是培养儿童对自然有所了解和认识而产生的充实感和兴奋感,培养儿童对自然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使其在成人后进行个人决策时自然地运用科学方法和原理。并使儿童乐于去体验科学家的工作:观察、提问、假设、猜想、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讨论、质疑、概括总结,掌握必要的从猜测到实证的操作技能。学习在探究中自己构建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合作、表达、交流、讨论。且引导儿童懂得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思维、学会倾听、喜欢反思、理智地进行讨论、质疑和评价,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情绪能力,如价值取向、真实客观、坚持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信心、追求意识等。“做中学”课程追求的目标,实质上是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构成儿童终身发展核心能力的重要部分。

  汕头是“做中学”研究首批实验基地,2001年由李嘉诚基金会支持开始启动,成立工作小组,在汕头市选定3间实验幼儿园研究,受益儿童近1000人,受益的教师为45人或者更多,在当时教育改革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04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做中学”中心,聘用2名专职人员,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