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科协等积极开展日全食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阅读: 次
被誉为本世纪最完美的一次日食将在7月22日上演,为了向公众系统介绍日全食科普知识,7月20日,汕头市科协联合汕头电视台、汕头日报、特区晚报、汕头一中组织师生在该校聆听地理教研组组长林蓉蓉系介绍日全食的科普知识。
林蓉蓉深入浅出从什么是日食、日全食,它的发生、现象、过程等的科普知识,指出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日全食时,大地变得昏暗,兽惊归巢穴。这时天空中就会出现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来了,初亏、食既、食甚、生光,从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最后到复圆过程,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本次活动汕头电视台进行现场采访拍摄,并制作成日全食的科普专题片,在电视台播出,进一步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近期,汕头日报、特区晚报也开设专题科普教育窗口,介绍日全食科普知识。汕头市科协还在汕头科普网专门开通了日全食科普宣传窗口,向公众介绍日全食过程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