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②丨马庆涛:汕头贝类养殖背后的专家
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汕头市科协联合南方+再次聚焦汕头科技工作者,深入汕头各行各业生产一线,深入采访20多位普通科技工作者。
挖掘他们在平凡岗位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故事,把他们一个个在劳动、奋斗、奉献中的真实感人事迹呈现给大家,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汕头市的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振奋精神再出发,为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汕头加快全面振兴、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
汕头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名长期奋斗在海洋养殖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撬开壳挤上柠檬汁,直接吃贝类海鲜,在欧美等国相对流行。中国虽然尚未普及开来,但技术已经走在路上——如今,依靠贝类生物清洁养殖的技术能使这一贝类海鲜吃法实现,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清洁养殖是怎么回事呢?来自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庆涛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马庆涛1994年毕业于湛江水产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水产学院,现就职于直属于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2007年获聘“汕头市农村科技服务团专家”;2014年获聘“汕头市科协科技专家智库”专家。
工作至今23年,马庆涛长期致力于基层生产第一线,推广海水养殖技术,为汕头市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牡蛎传统养殖技术落后,亟需技术升级
马庆涛告诉记者,目前在汕头进行的人工养殖牡蛎主要有两个品种,适合在盐度较高的海湾区域养殖的太平洋牡蛎,以及适合在半咸淡的河流出海口处养殖的近江牡蛎(学名香港牡蛎)。
太平洋牡蛎于1984年从青岛引入苗种到汕头南澳海区试养成功。近江牡蛎是我省沿海广泛养殖的贝类,阳江、汕头、珠海、惠州、湛江等地都是传统的近江牡蛎养殖区。汕头市牛田洋、三屿围、澄海、濠江等地都有近江牡蛎养殖。
然而,在2006年以前,汕头的牡蛎养殖还是十分传统的“木桩式吊养”,养殖户在海底寻找合适位置,用竹桩或者木桩插起一个棚架,让牡蛎垂吊在木桩上自由生长,然后也不怎么管理,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后等着收成。
马庆涛说,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可操作性强,养殖户容易接受,但不足的是技术含量低,导致牡蛎生长速度、产量、品质下降,渔民反映强烈。此外,传统技术下,如果没有对海区进行养殖规划,也会影响海区的洋流、海水交换,还会造成腐殖质增多,海水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等现象。
与其他养殖品种相比,牡蛎的品质对养殖环境有较高要求;其次牡蛎的肥满度不仅仅关系到产量高低,其肥瘦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其口感与营养价值。
“面对这些,作为当地政府和科研人员,就必须想办法改变局面,去引导他们改变模式。”2006年,马庆涛所在的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与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始在汕头南澳岛做尝试研究,探寻一种高效的、有益于环境的和适合当地的养殖技术。
创新养殖技术带来经济与生态效益
由于汕大的陈伟洲老师成功将来自山东的龙须菜引种至南澳,并且实现技术推广,马庆涛和团队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太平洋牡蛎和龙须菜生态立体套养模式”研究试验。
马庆涛说,在南澳岛实施一项新的贝类养殖技术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首要考虑海区是否可养,因此研究团队需要在目的海区做监测,估算海区养殖容量、测算产量,同时考虑渔船进出的航道、洋流、经济和生态效益等因素。
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生态立体套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可见。据数据显示,至2011年,面积1000亩的“太平洋牡蛎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年产太平洋牡蛎(带壳)4070吨,年产值325万元,创利税90万元。推广“太平洋牡蛎和龙须菜生态立体套养技术模式”的养殖面积达19500亩。至2012年,当年推广示范面积达20500亩,预计年产太平洋牡蛎(带壳)82000吨,年总产值达6560万元。
在生态方面,既充分利用海水养殖区的立体空间,提高养殖海区利用率,又能利用贝类与大型藻类之间的生物互补互利的生态原理,减少病害、减少遭受赤潮的影响,有利于海洋多样性生物繁殖和栖养。
马庆涛介绍,贝藻混养技术仍在不断完善中。原来的立体套养在海水的上层,新增底播生产的波纹巴菲蛤的生长环境在海底泥里,使得海区全方位利用,增加效益。当然,它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必须有合适的位置。在不影响航道和其他设施等可调控范围内,才能进行生产。
目前,汕头的太平洋牡蛎的肉质更加饱满,看起来多呈乳白色(因性腺比较饱满)。2011年,南澳太平洋牡蛎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牡蛎通过CE检测,开始走出国门。“牡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也于2012年获得汕头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2015年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波纹巴菲蛤养殖技术获得了2013年度汕头市农技推广奖二等奖、2017年度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科研工作者深藏功与名,咽下苦和累
作为家中长子,马庆涛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汕头工作。大学时,马庆涛学的专业是海洋养殖,毕业后至今从事的也是与专业对口的职业,他表示“很幸运”。
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少不了长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团队人员轮流值夜班,一些操作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海水养殖的科研人员经常出海,个中的艰险和辛酸,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好几次出海采样,碰上突然变天。”马庆涛说,他们从事海洋科研,往往要与天气“斗争”。
谈及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马庆涛回答:“有时候必须有所放弃或忍让。”
多年前,马庆涛的爱人怀孕了,一人挺着大肚子在学校生活,他因为项目工作不能中断,不得不坚持在基地上做研究,牵挂着爱人的心无比焦虑,“只能是无奈的坚持”。还有一次,在马庆涛出差途中,母亲独自一人在家突然生病,多亏同事的弟弟把母亲送到医院并安排好一切,这才让在异地的马庆涛放下心来。
“有太多这样的故事了。”马庆涛说,还好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能够用心地投入在科研事业中去。
如今,马庆涛和团队从与老百姓生产环节相结合的基础性研究转变为更为高端的研究,牡蛎清洁养殖项目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马庆涛表示他们将继续改进技术,在产量和面积上再提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