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龙湖区特色科普深度惠民
多维度创新传递科学知识
编前话 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普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科学素质,汕头日报编辑部和龙湖区科学技术协会今起联合推出“科普之光”专栏。专栏将介绍龙湖区在推进科普活动中的10个先进典型,当中,有人物,有学校,有企业和单位等,他们在“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中闪闪发光。文章将分10期刊发,敬请读者垂注。
走进这个充满朝气和拼博精神的群体,我同样感觉到热血沸腾。科普工作意义重大却往往被人忽视,而龙湖科协的几个年轻人,硬是克服人手少、资源少等困难,激情满怀、活力四射,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接连拿下“全国科普示范区”“广东省科普示范区”“广东省科普信息化试点区” 等一个个闪亮的牌子、奖项,推动着龙湖科普工作不断实现“质”的飞跃。龙湖区已累计创建区级以上科普示范单位55个,科普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景象。当前,龙湖科普正在聚焦民生所需,注重精准与实效,打造大科普格局,重点围绕青少年、农民、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大人群,“润物细无声”地持续打造新时代科普惠民工作新局面。
给科学传播插上信息化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决定未来,信息化是科普工作的现代化手段。龙湖区是汕头市首个“广东省科普信息试点区”,也是2018年全省的5个试点区之一。龙湖区积极探索和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完善全国科普示范体系,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运用大众传媒手段将线上线下活动相融合,主动抢搭科普信息化“快车”,打造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科技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广东省首场“科普信息化专员培训”在龙湖区举办,该区以此为契机,围绕科普服务、精细分类,在全区形成科普e站、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报纸、户外大屏等为一体的信息化宣传模式,建立庞大的科普信息员队伍,逐渐颠覆传统的科普形式,以信息化畅通科普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率先在全市推出了以户外大屏等为载体的科普信息化宣传模式,先后在区政务办公大厅、城市商业综合体、潮创智谷广场、购书中心等滚动循环播放“科普中国”相关宣传短片,以更主动的方式让科学知识“零距离”走进龙湖大街小巷和寻常百姓家。成功培育金珠小学、丽东社区等一批省级特色“科普中国e站”,以“互联网+科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质量,传统科普与信息化正在深度融合。
打造世界级青少年科教品牌
青少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少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教育是科普工作重中之重。龙湖区作为粤东首个教育强区,教育资源丰富,辖区内拥有林百欣科技中专、金珠小学等2所省级科技特色学校,市、区级两级科技特色学校15所。龙湖区找准资源优势,紧盯前沿科技,致力推动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龙湖学子在国内外各级青少年科技大赛成绩喜人。龙湖实验中学在上个月于美国举办的“2019年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中,一举夺取了虚拟世界比赛总冠军等多个奖项。自2016年起,龙湖学子多次参加 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等,均取得不凡成绩,连续四年在国际赛场上扬起了国旗、唱响了中国汕头的声音。
龙湖区充分发挥科技特色学校示范带动作用,以“课堂为本、活动延伸、兴趣引导、注重创意”为主线,密集开展寓教于乐的科学实践活动,不断实现龙湖中小学科教活动常态化。与此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相融合,举办科创作品义卖等活动,首创龙湖科普公益的新模式。
资源共建共享尽享科普体验
足不出门就能享受院士、专家指导,在校园里跟偶像科学家对话已不是梦想……龙湖区打造的“院士专家龙湖行”“龙湖科普大讲堂”“科学家进校园”等科普创新平台备受赞赏,把前沿科技知识普及至全区各个角落。
在全区里,紧紧围绕创文、扫黑除恶、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以切实有力的行动积极推动科学普及服务大局。不断拓展科普宣传阵地,在农村片区的万石社区、城乡结合部的蓝田社区、城区片的华晖社区等多个社区及学校建设10米标准科普宣传栏;大力培育各级科普示范单位,创建了金珠小学、绍河珍珠科普教育基地等2个青少年科技活动站;举办全国科普日暨“扫黑除恶”灯谜竞猜活动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市民既能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又能激发对科学知识、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科协是党领导下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近年来,龙湖区着力推动转型升级,高度重视科普、科研工作,主动到一线去服务科技工作者,打造全新战略布局,实现科普服务“横到边、纵到底”,充分利用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记者了解到,龙湖区与《汕头日报》联合主办《科普之光》《科普中国》栏目,通过展示科技领军人物的科研历程和成果、绘制出先进社区的“科普先锋”群像、分享莘莘学子科创故事,多资源整合与多维度创新传递科学知识、分享科学精神,让科普之光照亮千家万户。
□ 本报记者 陈文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