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产业契机在于创新
“一支在常温下打碎的40瓦日光灯,可在瞬间使周围空气中汞蒸气浓度,超过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中对汞最大允许浓度的1000~2000倍。而用半导体照明技术生产的无汞荧光灯,就可免除这样的危害性。”
2007年6月17日举行的“2007光电子产业发展与创新佛山”论坛是由佛山市科协、市人事局等单位主办。论坛汇集了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院士、教授、博士等专家齐集,登坛论道,传递国际最新前沿资讯,指点佛山产业发展。
近十年来,国内光电子产业处在迅猛发展状态。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光电产值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以其节能、环保,能够提升传统照明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光电子产业被认为到2010年至2015年,可能会取代传统电子产业,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认为,作为21世纪的尖端科技,光电子产业也是我国信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相对较小的领域之一,在国家信息产业战略中,有望率先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而未来社会能源缺乏,这正是节能环保的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契机。
她同时指出了当前光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核心技术与国外差距有加大趋势,缺乏有效的专利战略,研发投入不够,力量分散,人才结构性缺乏;企业规模小,赢利能力差,投资规模小,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和品牌。此外,核心装备与配套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而由于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标准研究与制定严重滞后。同时由于缺乏国家级的工程化平台,无法形成对行业成熟技术的支撑与服务。
尽管拥有近年在光电子产业异军突起的国星光电和外资企业欧司朗等,但佛山光电子产业的整体实力在行家们的眼里尚不能称强。
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苏锵从2002年开始与佛山国星光电科技公司合作,开展了佛山第一个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大功率白光LED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对于与国星光电近5年来的合作,苏院士表示“满意度可打90分”。
但是谈到佛山光电子产业的发展,苏院士认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追求和应用,在佛山的外资企业比我们本地企业更重视,这是个大问题。”
他说:“我们在学校搞了个无汞荧光灯的新技术,主动联系了佛山大大小小的好多家光电子生产企业,很遗憾的,没有得到任何反应。而同在佛山的一家外资企业得知消息后,总监主动找上门来联系我们,主动找材料、商谈合作。”苏院士认为,“观念认识的差距就从这里表现出来。”
他强调,创新佛山一定要有自主创新的、有专利的技术,作为经济支柱的产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佛山的一些企业家,还需进一步树立加快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要不断有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上,要具有知识产权的危机意识。不能只满足眼前的市场和利润,要不断有新技术储备,新兴产业发展才不会如传统产业般滞后于人,才不会受制于人。(佛山日报 任雪梅)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麦洁华副市长作讲话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作报告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研发执行主席李晋闽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颂豪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锵作报告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产业管理处副处长杨学作报告
厦门三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科闯作报告
台湾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谢明勋作报告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教授沈辉作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彭俊彪作报告
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偰正才作报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