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体验地震零距离玩转“黑科技”
佛山科普嘉年华活动受市民热捧,“佛山+”直播点击量超10万人次
通过空气力学原理,使泡沫球、可乐瓶等物体悬停在空中;通过编程,无人机能够自动按设定路线飞行;通过VR技术,让人真切感受到地震来临时的场景。9月7日,佛山科普嘉年华暨2019年全国科普日佛山市主场活动在佛山科学馆举行,通过现场展览和互动活动等形式,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普及科学知识
活动现场设置的青少年科技大赛优秀作品展览、科普基地联展、佛山智造特展、科普互动区四大主题展区,以及趣味科普互动区,吸引数百名大小朋友参观互动。
在海天味业展位,有小朋友发问,酱油是怎样制造的?“从筛选黄豆、发酵、酿晒到定制标签,我们都能通过这个实验体验。”现场工作人员向围观的小朋友模拟酱油的制造工艺。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质量教育基地”,海天味业特设“酱油小课堂”和“酱油实验室”,让孩子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
在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上,老人智能求助器、安全测电水鞋、防油满溢出的快灌漏斗、贴对联神器等来自佛山各所中小学的发明作品让不少路过的市民眼前一亮。作为贴对联神器作品的指导老师,徐丽芳表示,目前佛山各所小学都有开设科学课程,通过做实验让学生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学生也能通过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开阔视野,提升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活动由佛山市科协、佛山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单位主办,佛山日报社、佛山科学馆承办。当天,“佛山+”APP平台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视频直播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科技科普共荣 点亮智慧生活
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展位,汗无痕技术、单向导湿技术和不沾水布料吸引不少年轻白领驻足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都以消费者为导向,汗无痕技术和单向导湿技术能使汗水无法渗透到衣服表层,解决出汗的尴尬问题。
在佛山博通光电展位,两个天文望远镜和星球仪向市民展示着天文的世界。现场扫码,就能够进入电子星图系统,用指尖控制星图,随时随地轻松观星,获知星体的实时位置,还能够放大缩小了解星体的外貌。来自南海区的梁先生带着六岁儿子到现场。他表示,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可以提升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沉浸在科学世界。
除了企业展区,科普基地的联展也吸引不少市民带着孩子进行互动体验。“我们展出的这些蔬菜植物是通过无土种植的,可以到生态园亲身体验。”广东盈香生态园工作人员谭巧欣一边在现场介绍科普知识,一边邀请市民前去实地体验,了解科技原理。
在佛山市地震局、佛山市减灾救灾应急协会的展区现场,VR地震体验车受到不少小朋友的青睐。在体验地震真实感的同时,也了解到地震的成因、地震大小和地震自救方法等。
“这次活动办得非常好,应该多多组织、大力宣传。如果从采用大篷车这样的方式走进社区、学校、幼儿园等,让孩子更近距离接触科学知识,感受科学原理,会让科学知识普及更广泛、更深入。”同济小学老师蔡捷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