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佛山>南海区>半岛(中国)

佛山市南海区组织科教工作者赴深圳开展学习交流
让科创与科普比翼齐飞

2019-01-04 作者:许徐以 来源:珠江时报 【字体:
阅读:

12月19~20日,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佛山市南海区科协携手区教育局,组织区内20多名科技及教育工作者赴深圳开展学习交流,“取经”深圳在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科普示范社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行程首日,南海科技工作者们来到了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Skyland未来科技馆”。该科技馆借助数字技术、人工智能、VR/MR等技术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科技互动体验空间,可以激发孩子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强化动手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培养。“Skyland未来科技馆”藏身”于福田区一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占地2000㎡,采用“商业运营+公益结合”的模式运作。其中“商业运营”采取门票制,并在每周提供100个免费名额,同时不定期开展相关免费接访活动。“把科普教育基地建在商场里,是很新颖的尝试。在开展科普教育的同时,可以利用大型商场丰富的元素,满足市民的各种亲子需求,并且商场还可以借助‘科普’的元素打造新的IP主题。”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副局长徐婉贞表示,南海目前也已经开始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科普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但广度和深度做得还不够。她认为,在充分兼顾好公益性质的前提下,深圳在科普教育基地方面的市场化运作及尝试,可为南海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行程第二天,南海考察人员一行又走进了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及南山区南头街道前海社区,学习如何更好建设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及科普示范社区。学生发明作品超过4000件,共成功申请9项科技发明国家专利,有16人获得全国“科学小院士”称号……麒麟小学是深圳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目前正全力打造国内科技创新教育典范学校。麒麟小学校长罗小波介绍,除了必修的科学课覆盖全校学生外,每周二下午都安排了选修课。学校打造了包括机器人编程、创新小实验、木艺工坊、3D打印、科普绘本创作等在内的数十门课程,三到五年级学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进行选修。“学校要做好科学教育,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也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对科普的重视。”罗小波说道。“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整个科普氛围的营造,南海和深圳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南海区教育局科技教研员钟如光表示,麒麟小学在科学教育理念以及科学课程设计等方面,都给南海提供不少启示。希望南海未来从政府、家长、社会等层面对科学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深圳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接下来我们将联动更多的部门,探索出更多适合南海科普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佛山市南海区科协秘书长熊惠芬表示,南海正大力推进科普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更浓厚的科普氛围。2018年度第一批佛山市南海区科普扶持专项项目已获区政府批复,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23家企业(单位)共计获得91.5万元扶持资金。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