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青少年科普 为创客新都市建设储备人才
持续两日(12月1日-2日)的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青少年动漫赛展评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举办,再次掀起了青少年创新的热潮,活化了南海科普创新氛围。
本次大赛上,佛山市南海区获得4个优秀科技辅导员奖、2个优秀组织单位、1个优秀组织工作者、3个十强学校,创新成果、实践活动、科幻绘画、漫画、动画、辅导员项目等奖项合计有366项。
其中,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林家豪申报的“带吸管的防污染易拉罐”获得创新成果(发明)一等奖,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苏畅申报的“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区块链优化模型”获得创新成果(论文)一等奖。“‘带吸管的防污染易拉罐’项目解决了罐装饮料的防食用污染与部分保存的问题,反映出学生观察实际生活,解决问题时做到了巧妙创新设计与实用性的统一。而‘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区块链优化模型’紧扣大数据的安全问题,提出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存取与保护的新方案,有较好的先进性。”大赛评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曾凡智表示。
大赛已经成为南海区青少年发扬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参加全市比赛的项目都是从“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甄选出来的。很多青少年通过参加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创新成果展评环节中,来自九江镇初级中学的学生卢星羽、何宇文展示了他们发明的“灭火器及监控系统”。这项发明可以自动感知火灾发生并启动灭火,对不同起因的火灾均有效。“我们做这个项目经历了三四个主要阶段,由开始只研究和制作声波灭火器,然后加监控系统,到后来加干粉灭火和水灭火的多种灭火,克服不少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感知火灾发生和启动灭火的实验,当时我们在网上查找了不少资料,买了很多实验用品。”项目指导老师刘志伟介绍,他们为该项目申请了国家发明类专利。
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已成为南海区科普重要工作。今年,为更好地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青少年创新教育发展,南海区发布了首个科普扶持专项政策,每年安排300万元~500万元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学校、学会(协会)、科普教育基地等展开扶持。其中,对当年获得国家、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的学校、获得国家、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奖项的项目,南海区均将进行奖励扶持。
目前,南海区正在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全区46万青少年儿童都是新都市建设的后备力量。南海区科普工作也与区域发展路线相结合,为未来储备人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