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普课堂进社区(暑期班)”走进兴贤小学系列报道之一
“小朋友,生病了应该坚持上学吗?”、“不应该,因为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同学!”正值暑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兴贤小学却像往常一样传出了欢声笑语。课堂上,老师刚刚发问完毕,三十多名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7月16日,为期一周的南海科普课堂进社区(暑期班)在兴贤小学开讲,佛山市南海区卫生监督员率先带来卫生健康法制科普课程。
当天上午,不少家长早早将孩子送到了课室。“希望小朋友能在这里多学点科学知识,开阔视野和增长见识。”兴贤人吴先生对儿子的期许,正是在场一众家长的心声。
上课铃响起,佛山市南海区卫监所的卫生监督员率先登台,为学生带来个人卫生习惯、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南海打击非法行医的创新举措等卫生健康知识。课堂上,老师展示的噪音计、红外线测距仪等“神秘武器”引发了众人的兴趣,不少小朋友自告奋勇上台研究和操作这些设备。
上课过程中,兴贤小学的准四年级学生许毅豪每当听到感兴趣的知识,就会抓起笔在本子上记下来。“今天上课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比如怎么样正确洗手和挑选合格的泳池。”说话间,许毅豪向同伴示范了湿、搓、冲、洗、擦五个洗手动作。
除了课程分享外,工作人员还现场向学生们派发了涵盖区内国际级、省级科普基地信息的《南海科普护照》,鼓励学生们在暑假期间利用南海本土的科普资源主动学习知识。
据了解,本次暑期班的学生均来自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兴贤社区。未来一周内,他们将通过课堂、微电影、游戏等形式学习科学知识,完成全部课程的学生可免费参与南海科普游活动,前往科普基地体验3D打印、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先进技术。14岁的准初二学生吴澔俊对此表示期待,他在学校上课时偶然接触到3D打印技术,一直希望有机会学习其中的奥秘。
“青少年是传递科学知识最好的载体,他们可以影响一个家庭,利用暑期的时间让他们接触更多的科普知识,是最好的直接联系群众方式。”南海区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普课堂自启动以来已走进多所校园,深得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下一阶段将继续推动科普教育进社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等到更广泛的传播。故此,佛山市南海区科协和佛山日报社今年特意开办南海科普课堂(暑期班),在佛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佛山市南海区科普讲师团和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兴贤村委会的支持下,重点对社区居民和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进行科普教育。
结合暑期的特点,本次科普课堂还着重强调了暑期安全知识。“目前已经链接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技能培训中心AHA培训导师、菠萝义工队、佛山市南海区卫监所等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设置了卫生健康、急救技能、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课程。”上述负责人表示,希望小朋友在玩乐中汲取知识,度过一个安全且充实的暑假。
活动背景
“南海科普课堂”项目由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佛山日报社承办,通过连接国家、省、市科普讲师团,联动区内多部门及社会科普资源,组成了一支既有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又有企业及部门专业人才的具有南海特色的科普讲师队伍。
去年,南海科普课堂项目入选为佛山市南海区社工委评审的社会建设创新奖励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此后,南海科普课堂先后走进南海区7个镇街30多所中小学,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环保、动植物、3D打印、卫生健康等科学知识,至今已举办了接近50场活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