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开辟科技创新天地 培育素质全面人才
■苏永善细心归类整理古陶器和碎片标本以便将来教学。 (图/珠江时报记者 戴嘉信)
■苏永善展示陶瓷博物馆内精美的北宋湖田窑娃娃碗。(图/珠江时报记者 戴嘉信)
从自然科学创新教育发展到社会科学创新教育,佛山市禅城区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通过践行融通科学、人文的理念,鼓励学校建立特色资源库,不仅开发了学生探索思考研究的潜能,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学校发展的天地更加开阔。禅城区目前正致力于进一步挖掘社会科学类的研究资源,逐渐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两翼并进共融的发展态势,而这一切,为的是创建多元化学习资源、提供多元化学习平台,最终为中心城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更多素质全面、视野开阔、个性鲜明的人才。
构建资源库开辟新天地
一提到科技创新研究,许多人都认为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事实上,禅城区教育系统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时,鼓励学校想方设法建立自己的资源库,这种资源库以身边的自然物为主,不需要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就能让学生有平台开动脑筋,进行有趣的探索和研究。
“比如说张槎中心小学的“百草园”,用来对植物科学进行研究,就是将身边的很普通的植物归置到一起;再比如对石头有兴趣,又可以收集一些石头成立石头馆。”禅城区教育局教研员苏永善认为,一个个这样的小型资源库建立以后,我们还要完善机制,让区内所有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如此便可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集中最实用的研究资源,共同开辟科技教育的新天地。
打造全国首例校园博物馆
除了鼓励学校创建资源库外,禅城区教育部门在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研究平台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拟创建以古陶瓷为主题的共享性校园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纯公益的,对于学校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全国也是首例,”苏永善介绍说,这可以为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提供平台,使学生从“眼观手勿动”转变为近距离接触,甚至亲手复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用新思维、新理念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该博物馆将在2012年年底开馆,地址在佛山市二中两层共500平方米的固定馆址,目前已收藏过万件古陶瓷(含标本),其中整器有1000多件,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解放初期历代陶瓷,几乎涵盖了我国各地知名窑口的典型品种和著名品种,且每个藏品包括每个时代的代表性品种。博物馆中的佛山石湾窑品种比较齐全,同时藏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标本,有些市级博物馆都没有。此外,还有高丽瓷、珐琅彩等稀有品种标本,以及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
万件古陶瓷可供学生研究
走进博物馆的库房,历朝历代的陶瓷作品被分门别类,即使是拇指大的碎片标本也被小心地排列整齐。博物馆取名“知隐古陶瓷博物馆”,自《墨子·非攻》中的“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而来。苏永善表示:主要是希望学生在参观体验后,通过研究看到的事物了解背后的文化意义。
他告诉记者,博物馆之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首例校园博物馆,在于其能让学生真正“上手”体验,与古陶瓷零距离接触,综合介绍古陶瓷包含的科技与文化特征,“通过观察碎片标本上的纹饰,了解其画法的起源、传承,以及是否能恢复原貌,而这些都是现在所未知的,这需要学生去调查、研究、翻阅资料,这就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
禅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博物馆将属于“社会资源”,希望通过校园博物馆创建,能为学校以后引进其他社会资源搭建学习教育平台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希望该馆在省内发挥一定的辐射示范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