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被评为“2011-2015年度度广东省科普示范区”
近日,从广东省科协获悉,佛山市禅城区被评为“2011-2015年度广东省科普示范区”。3月中旬,广东省科协检查组到佛山市禅城区检查验收该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情况时,检查组肯定了禅城科普建设成绩,认为禅城青少年科普、社区科普、企业科普工作做得扎实,所探索的模式很值得学习。
发挥科协优势 推动创新资源汇聚企业
佛山市禅城区科协多次提到要搞好科普,就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要抢占工作的地盘。过去科普重点放在社区。现在除了做好社区科普,也把工作的触角放到企业”。为了更好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禅城区不遗余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据悉,目前该区政府与国内4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为辖区企业服务的产学研合作协议,30所高校院所在禅城建立了研究院或办事处,高校与企业共建了11个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20多个省级研发平台、6个博士后工作站,一大批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长期扎根为禅城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此外该区科协专门印制了科技工作指南为企业服务,也与广东科技报社合作,向每个企业赠阅科技报刊,利用报纸为企业服务。而禅城的博士俱乐部则采用政府启动、企业运作方式,利用企业开展活动机会,为高层次人才服务。
“在研发平台建设上,禅城探索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公共创新平台路子。”据禅城经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华南精密研究院按政府启动、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进行建设,目前已经成为科技部授牌的广东省三家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之一,该院的建设也被省科技厅认为是建设速度最快、建设模式最有创意、建设效果最好的一个公共创新平台。
华夏陶瓷研发中心这几年也在禅城陶瓷行业综合整治提升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牵头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陶瓷产业技术路线图。按照路线图指引,该研发中心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陶瓷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解决了制约陶瓷行业发展的减排、废渣利用等难题。
检查组说,很多地方的专家到企业,都只是挂个名,平日难得一见,禅城科协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教授,直接进驻企业并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平台让他们向大众传授科学知识。
培育科技后备人才 科技教育已成品牌
“教育和科技这几年合作都非常好。”禅城经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教育部门专门聘请了专家统筹全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把自然科学纳入常规教学,并且进行课程质量检测。每一次参加全省、全国甚至国际的科技创新大赛,总能满载而归。“中小学科技教育不仅没有耽误学习,相反高考成绩还非常突出。去年全区高考上重点线比例是20%,上本科线达67.4%,上专科线达98.1%。”
“青少年科技教育做得很扎实,很有基础,是禅城的品牌,是禅城创建的成效。”吴焕泉说。在禅城区行走,记者发现这里道道皆科普,处处皆学问。佛山科学馆、佛山青少宫、佛山创意产业园等15个地方都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南庄镇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科普培训(信息化)教育示范基地”;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建设了15个标准的科普宣传画廊;4个镇(街道)建有大型的科普文化广场,有科普(图书)活动室;87个村(居)有专用或合用的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每季更新挂图宣传内容;区属108所中小学校建有科技活动室和科普图书室。据悉,数量如此众多的科普活动场所,大多是“政府扶持、科协主办、企业赞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办起来的。
科普志愿者是禅城一道亮丽风景线。据介绍,禅城现有300多名科普志愿者,大多来自区级专业学(协)会和企业,均有一项或多项专业特长、热心科普工作。禅城会对这批志愿者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研讨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提高科普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禅城经验值得推广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技人员更看重精神荣誉。你们每年以区政府名义评选十佳科技人物、设置青少年科技创新英才奖项,很值得学习。”吴焕泉说。提到软件产业园的时候,他说,在经济发展地区,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我们要思考如何把这些信息化、智能化的相关知识融入科普,如何通过园区建设,把科普知识向大众传递。
禅城青少年科普、社区科普和企业科普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但这三者怎么融合?检查组提了一个建议,把青少年科普结合到社区科普里去,把企业请到学校参与科普工作来,“可以做一个探讨,让禅城区营造一个良好科普氛围”。
做得好就要广而告之,禅城要把自己的经验整理出来,向更多的地方推广,这是检查组留给禅城科普工作者新的任务!
广东省科协希望被命名的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县(市、区)域深入实施《全名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科普工作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协素质,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