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这对鞋可“看”出积水漏电 用这个“配方”姜撞奶口感最好
这些“脑洞大开”的科技创意,都来自佛山禅城学子的发明、探索
佛山市鸿业小学学生演示安全测电水鞋。
佛山市第九小学的三位学生做姜撞奶实验。
“我这双水鞋不但可以保障穿鞋人的安全,还可以通过亮灯、声音和震动,提醒穿鞋人水中电压的强度。”“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100克80摄氏度的水牛奶加15克鲜榨姜汁,在距离碗沿20厘米的高度‘撞’出来的姜汁奶口感最好。”4月11日,佛山禅城学生陈则均、程亮玮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和小论文。
在日前闭幕的第34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佛山市鸿业小学学生的小发明“安全测电水鞋”和佛山市第九小学学生的小论文《寻味佛山——不同条件对姜撞奶品质影响的探究》,都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并成为17个代表广东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中的两个。
在本次大赛中,禅城以6金9银6铜的佳绩,继续稳居佛山之首,更连续13年有项目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赛。在获奖的项目中,不少“脑洞大开”的小发明和小论文,都可能改变未来的生活,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土壤能够培养起这些创新小苗呢?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些获奖学生的学校,了解这些“脑洞”发明背后的故事。
穿上这双水鞋可以救人生命
在盆中放好水、放下电线、把测电水鞋放到水中、扭开电开关,佛山市鸿业小学六年级学生陈则均向记者熟练地演示着他的获奖小发明——安全测电水鞋,“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但能够测到水中有电,还会测量出水中电压的大小。”
记者看到,电流开到最小的时候,当水鞋底触碰到带电的水,鞋面上的一盏小灯立刻亮起来,并且伴随着有节奏的“嘟嘟”警报声,当电流加大一点,鞋面上亮起了两盏灯,警报声的频率也明显加快,当电流调到最高电压24伏时,水鞋面的三盏小灯全部亮起来,警报声也变得非常急促,鞋子内置的震动马达也发动起来,让穿鞋者能感受到明显的震动。
“现在为了安全演示,测到最大的电压是24伏,但如果真正投入应用,只要通过修改程序,这个主板最大可以承受30多伏的电压,接近人体承受的极限。”陈则均解释道。
说起这个发明的想法,还是源于去年台风“艾云尼”停课的那一天,陈则均在新闻看到,多个城市内涝导致公共设施漏电伤人的事件发生,“当时我突然灵光一闪,人们不知道漏电才会触电,那能不能利用电笔的原理让人能‘看到’漏电,从而避免悲剧发生呢?”
当时正值佛山市鸿业小学小发明方案设计大赛的征集阶段,陈则均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把测电水鞋的设计图画出来,并交给了他的科技老师苏韵冬。“这个想法很好,图也画得很好,我就鼓励他把这个水鞋做出来。”苏韵冬说。
从只把电笔捆绑在水鞋上的一代产品,到能测漏电的二代产品,再到现在可以根据电流大小发出相应警报的三代产品,在近半年时间内,陈则均在老师、家长的指导帮助下,破解了一个个难题,“在制作这水鞋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东西,比只是听课更加深刻。”同时,他非常希望这个鞋子以后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鞋子最大的意义,是通过鞋子的警报,让穿鞋人可以带领周边的人一起离开危险的漏电区域,这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做出最符合大众口味的姜撞奶
门前明明挂着“驰名姜撞奶”的招牌,为什么店里却没多少顾客吃姜撞奶?这个常人见惯不怪的情景,在爱吃姜撞奶的佛山市第九小学五年级学生程亮玮眼中,成为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他回学校找到平时一起做课题研究的好朋友——杨幸愉和谭如虹,于是《寻味佛山——不同条件对姜撞奶品质影响的探究》这个“美味”的课题就此诞生。
“要用水牛奶。”“水牛奶保持80摄氏度是最好的。”“如果是100克水牛奶的话,最好是用15毫升现磨老姜汁。”“如果下白砂糖的话,10克是最适合的。”“从距离碗沿20厘米高的距离‘撞’下来是最好的。”“把瓷勺放在奶面,瓷勺不下沉、奶面不破裂才是好的姜撞奶。”说起自己的研究成果,三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如数家珍,俨然已经成为三名“姜撞奶专家”。
虽然小论文的题目很长,其实目的很简单:“怎样做出最多人喜欢吃的姜撞奶,如何让更多人喜欢吃这款佛山的传统美味。”杨幸愉说,为了找出姜撞奶的最优配方,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三位学生分别用水牛奶、纯牛奶、奶粉、盒装奶以及老姜、嫩姜等进行制作。单单是袋装奶都用了10多斤,奶粉用了两大罐,还没算上散装鲜奶、盒装奶等,除了自己吃,他们还让老师、同学、父母来一起吃,最终找出最符合大众口味的配方。
找到传统姜撞奶最优方案的同时,他们也通过实验把配方进行微调,开发出符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姜撞奶。例如,对于不能吃太多糖的人,他们制作出木糖醇姜撞奶。在姜撞奶中加入巧克力、水果的同时,也把糖分适当减少。“我们希望把这条配方推广到佛山的糖水店中,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吃到最美味的姜撞奶,通过美食文化把佛山传统岭南文化对外推广。”程亮玮说。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创种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一批批青少年科创人才在禅城涌现,离不开培养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
“陈则均的小发明还是我催作业催出来的。”陈则均的指导老师苏韵冬口中所说的“作业”,其实是佛山市鸿业小学每年都会举办的小发明方案设计大赛,大赛向全校学生征集作品,获奖的优秀作品不但能获得全校公开嘉奖,更会挑选部分作品参与省、市各类青少年科创比赛。
苏韵冬说,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科创兴趣,学校通过社团活动的机会,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开办物理、生物等兴趣课堂,普及理论知识。而周二、周四则会举办创客、编程、生物等特色社团活动,进一步培养孩子主动思考、创新设计的思维和能力。
如果说小发明和小论文是学生个人的创新思维的体现。那么,佛山市第九小学的《探究自然—物候与花信科技实践活动》则是全校师生的科创嘉年华。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同花的结构,认识不同的花卉,高年级的学生动手采花粉,记录不同花在不同地域的不同花期。在为期一年的实践活动中,各个学科都围绕活动主题设置不同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
“这是一个播撒创新种子的过程。”佛山市第九小学综合科组长陈小洁说,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孩子们通过学习研究、动手实践、反复探索,逐步把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成果。”
当前,佛山禅城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少年。佛山市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佛山市禅城区科协和禅城区教育局把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作为重要特色品牌,广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及创新热情,增强他们动手实践能力,为禅城这片创新的热土培育更多创新的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