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佛山>禅城区>半岛(中国)

聚焦一线创新 为奋进者正名鼓劲
禅城命名“最美科技工作者”,构建尊才聚才新生态

2018-07-19 作者:王晓丹、邓磊 来源:佛山日报 【字体:
阅读:

禅城区2018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

●蔡高翔 佛山科学馆科普部部长,从事科普研究及管理

●周 燕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专利经理,从事建筑陶瓷科技管理

●罗世明 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发

●何国良 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事酿酒研发及管理

●陈海云 佛山市禅城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秘书长,从事知识产权服务

●王松钊 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

●何志友 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中试室主任,从事陶瓷机械研发、工艺设计、检测

●周惠嫦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助理,从事康复治疗

●孔令光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从事塑料产品开发及品管

●廖花妹 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日用陶瓷高级工程师,从事科研项目管理

与很多奖项相比,这实在是一个看似不太起眼的县区级“小荣誉”。

前不久,禅城区公布2017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10人获此殊荣。对此荣誉,周燕等获得者格外珍惜。因为对于在专业服务行业默默打拼的他们而言,还是第一次从幕后走向前台。

与以往只关注高端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物不同,这次命名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创新一线默默付出的金字塔基科技人员,更广地将视野拓展到科研生态链中的幕后英雄,更实地把评价标准聚焦于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市场空间。

在全市以“三个舍得”加快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背景下,透过这一场简单却又颇有寓意的命名,清晰可见禅城不拘一格聚人才、建设尊才聚才用才新生态的努力。无论你身处创新的金字塔顶还是金字塔基,在禅城,英雄不问出处。

新变化聚焦金字塔基的奋进者

周燕终于圆了一个多年的小心愿。

作为东鹏陶瓷有限公司一名专利经理,周燕的履历足够亮眼。她负责集团7家瓷砖公司和4家洁具公司和2家环保材料公司的专利管理,多次带领企业打赢专利保护战,并为公司申请获得19届国家专利优秀奖、第五届广东省专利金奖等奖项。

某种程度上,东鹏面对技术创新大战,能够走得平稳且迅捷,离不开周燕和团队的默默守护。然而,相比尖端科研人员,相比光芒四射的领军人物,周燕始终像是站在成功者“背后的女人”,以科技为主题的荣誉,对于她而言,“那么近,又那么远”。

“以往这些荣誉都倾向于企业高层或行业领军人物,这次关注到我们基层科技服务人员,对留住人才的作用比较大。”对于禅城“最美科技工作者”这一荣誉,她分外珍惜,“这给我们正了名,鼓了劲”。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就像一座金字塔,既需要高端科研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引领风向,也需要许许多多像周燕这样默默付出的基层工作者作为支撑。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企业才能在创新发展中形成合力。

“关注基层科技工作者,也是禅城设立‘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的初衷。”禅城区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邓燕娟说,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均来自中层和基层,不仅包括企业项目经理等,还包括长期埋头在一线的工程师等。

从2005年起,禅城科协总共命名了十届“十大科技人物”,当时关注的侧重点是科技带头人,更加注重研发成果。但随着政府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金禅系列奖”、“大城工匠”等也纷纷设立,命名对象出现部分交叉。禅城科协从去年起就重新调整定位。

此番“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标准,紧扣禅城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聚焦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技术转化、应用及推广和为服务对象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更加突出示范引领作用。

从命名名单不难发现,这些科技工作者分布在陶瓷、新材料、节能等装备制造领域,与禅城产业重点领域高度契合。可以说,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对于绝大多数奋战在一线的企业和机构员工而言,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就是近在眼前、跳起即可触摸的鲜活榜样。

今年初,禅城区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尊才聚才用才新生态,打造佛山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如果说,“金禅系列奖”等荣誉的设立,让来到禅城创业创新的高端人才,找到被重视、被重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那么,“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命名,则为禅城补齐人才聚集的最后一块拼图,提供新的风向。

新特点让科技服务群体走向台前

在很多地方、很多领域,一说起优秀科技工作者,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身穿制服、天天泡在满是各种仪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禅城此次命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引入“科技服务”这一概念。

禅城区科协表示,基于科研规律和禅城产业特色,“最美科技工作者”不仅是科技研发人员,还包括科技服务人员,如专利代理机构、科普平台等。此次命名的10人中,有3人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罗世明就是其中一位。“电光源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视研发为生命。我的职责是制订和梳理科技创新体系和标准,做好专利申报管理。只有这些做好了,才能更好地调动、保护全公司创新。”罗世明说。

航天柏克身处竞争激烈的电光源行业。他们的产品,因为有专利和研发的支持,已经做到第四代三电平模块电源,而园区内还有企业在做二代产品,利润非常低。正因为有专利申报和管理人员的支持,航天柏克才能在保护技术安全大力促进研发的前提下,守住一片绿洲。

事实上,专业保护的作用,禅城很多企业早有感受。以浪鲸卫浴为例,历经两年维权,禅城这家知名企业,终于在今年初以庭外和解的方式,基本达到维权的预期目标:让侵权者的专利无效,停止继续销售侵权产品,并作出相应赔偿。

专利保护人才涌现,与禅城这些年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6月26日,落户在禅城南庄的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正式挂牌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五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如今,知识产权服务企业越来越多地聚集在禅城,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开疆拓土。同样作为一名荣誉获得者,禅城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海云透露,禅城目前有几百家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和平台,整个行业非常蓬勃,在中介平台的协助下,禅城去年有17家企业获得中国专利奖。

知识产权服务业企业的聚集,也成为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的一块关键拼图。今年初,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禅城要依托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禅城园)等载体,做优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平台。

可以说,快速集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和产业,既蕴含禅城推动城市发展动能转换的愿景:如何在空间受限等挑战下,抢占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风口; 更映照了禅城支撑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追求:为佛山制造向智造转变、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保驾护航。

“专利不仅是单纯保护研发成果,也通过专利检索等给企业提供研发思路和创意利用,是企业升级转型的利器。”陈海云认为,企业在创新中,需要专利结构化服务,这也是他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新导向激发内生活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广东一鼎科技是一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国内干磨机市场占有率第一,是中国最早整机出口陶瓷机器设备到欧洲市场的企业,自主研发的反置式抛光机还进入全省首台(套)装备目录,代表着技术的创新高点。而该企业许多技术难点正是何志友带头攻克的。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试室主任,何志友却仅有中专学历。但学历并不代表学识。

多年来,何志友在一线默默地用勤奋弥补不足。如公司拳头产品反置式抛光机,在抛砖时会掉砖。他冥思苦想,最终设计增加两对过渡小轮托砖机构,解决掉砖问题。磨块润滑不好,他改制了一种喷水润滑方式,解决了问题。这两项技术已经申请专利。

何志友只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之一。此次命名,虽然倾向基层科技工作人员,但在研发水准和成果方面丝毫没有打折扣。禅城区科协表示,这些荣誉获得者在企业的研发成果都是直接从问题导向出发,更加接地气,及时解决了产品实际的难题,转化率非常高。

这也与当前部分领域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因为科技成果无法有效地商品化、产业化,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出现断层,所谓“创新找死,不创新等死”的论调,一度成为一些企业家的自潮。这种创新“死亡之谷”困扰着许多企业。

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如何进一步打通科技与产业融合通道,让科研成果尽快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变现”为创新发展动能?这次“最美科技工作者”命名,可以说是为在创新之路中摸爬滚打的禅城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与何志友不同,同为荣誉获得者之一的王松钊,硕士毕业,如今已是高级工程师; 与何志友相同,王松钊也是禅城企业土生土长的研发人才。

王松钊所在的金辉高科,从事电池隔膜行业,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高强度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增强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等更新换代的产品,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超3.5亿元。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他先后承担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地方科技项目10多项。

“中小企业体量不大,一时不太容易吸引高端人才,自己积累培养人才,也是一条路。”王松钊说,随着企业发展,自己也想考取中科院的博士,进一步深造,企业给予了他大力支持,“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在这里发展的信心”。

从何志友到王松钊,他们颇接地气的成长经历,或许也为求才若渴的禅城企业,带来更多启示——

在创新之路上,与外来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等合作关系,固然是占据技术前沿必不可少的行动;但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发现人才进行培养,激活内部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更快、更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未尝不是一条迈向顶峰的殊途同归之路。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