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西北院士专家梅州行硕果累累
产学研合作为梅州创新发展“添翼”
11月3日到5日,由梅州市委、市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粤东西北院士专家行活动在我市举行,30位在粤工作和广东籍院士专家走进梅州,到企业、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并进行技术对接;咨询会上院士专家充分发挥自身权威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梅州经济发展“会诊把脉”。我市与广东院士联谊会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院士团队创新创业驿站落户梅州,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搭建了桥梁。
为梅州发展献良策
此次粤东西北院士专家行活动中,根据梅州的实际需求,包括11名梅州籍院士在内的30位院士专家走进梅州,分别对我市城市规划、医疗卫生、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新兴产业等领域进行了实地专题调研。活动期间,院士专家们深入了解了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为梅州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活动中,多位院士、专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梅州的教育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谊会执行会长刘人怀建议,梅州要更加注重培养技术干部,注重高校的发展,希望市委市政府能重点扶持、培养嘉应学院,培养出一支人才队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认为,梅州振兴发展任重道远,要发挥好文化教育优势,嘉应学院的发展要与梅州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更要重视,希望能在中小学中开一门客家文化课。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直言,梅州现在只有一所大学,远远不够,最好引进一些大学,或者引进一些大学在梅州设立分校。江欢成院士说,中小学教育也要打造好,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梅州中学,把这块老招牌的影响力重新做大。
探索招才引智新路
今年是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第三年,粤东西北地区形成了后发地区快速追赶的良好态势。梅州作为其中一员,正抢抓重大机遇,狠抓招商引资,注重招才引智。梅州曾走出340多名大学校长和30名院士,在外工作的梅州籍院士、专家数量很多。如何让院士专家更好服务家乡发展?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达成合作共识,筹划“院士专家梅州行”活动,探索招才引智的新模式。
活动期间,我市与广东院士联谊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引进、培养以及战略决策咨询、技术对接和科技成果落地梅州转化开展合作。同时,全国首个院士团队创新创业驿站——广东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正式揭牌。梅州市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将通过设立共建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安排专项经费等保障院士驿站正常运转。该驿站将成为梅州链接高端科技人才的重要纽带、院士专家在梅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梅州创新创业环境宣传推介的重要窗口。广东院士联谊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院士驿站贴近梅州、贴近产业、贴近企业,将更直接、有效地助推院士团队与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合作,为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与企事业单位“联姻”
“我今年78岁了,希望培养出更多人才,青出于蓝胜于蓝。”在粤东西北院士专家行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廖万清院士与嘉应学院医学院签订了共建嘉应学院医学院院士工作站的合作框架协议。与此同时,汪懋华院士与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大文院士与分子态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也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院士团队与企业将围绕发展战略规划、技术项目对接、人才培养等开展深入合作。
市政协副主席、嘉应学院医学院院长邹浩元说,医学院将发挥院士的资源优势,为制定发展目标、战略提纲挈领,同时指导开展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医学院计划建设实验室,我们将结合廖万清院士的研究领域,建立真菌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用基础医学研究指导临床医学发展。”他表示,医学院将主动对接,把皮肤科医生送过去进修,并邀请廖万清院士的博士、博士后定期来院指导,积极引进硕士来院工作,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远程会诊,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振声公司董事长黄志平告诉记者,该公司原来设有博士工作站,这次借助与汪懋华院士签约的契机设立院士工作室,计划在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带领公司研究团队提高科研水平,并加强与大专院校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基地。
院士专家积极为梅州发展建言献策
王佛松院士
刘人怀院士
陈志杰院士
何镜堂院士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