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科协多措并举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屡创佳绩
在2020年5月举行的第35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江门市52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参赛,最终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4项,专项奖5个,其中4个项目获国赛资格,再次刷新江门获奖记录。近年来,江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成绩屡创新高,与江门科协坚持把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扎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效,多措并举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密不可分。
江门科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会
持续性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筑牢担当意识。江门科协党组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党内生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养党员先锋,建设支部堡垒。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连续三年在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等高校举办干部培训班,建设机关党员读书室,坚持每月组织党员进行专题学习和调研,通过系统学、动态学、联动学和提升学等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勤学善思、主动进取、勇于担当,奋力开拓青少年创新教育新实践。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厚植科普沃土。江门科协积极开展科普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覆盖全市的科普画廊、科普活动站、科普电子终端,充分发挥现有40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个省、市级科普e站和20个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组建各区、市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市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先后7次被中国科协和省科协表彰;开拓性地创办社区科普大学,开设科学类专家课程50余门;运营“江门科普”微信公众号,开设江门日报科普专栏和“科普一分钟”电台栏目,连续不间断推送和播放疫情防控等热点科普知识;举办“科学防疫助力复工复学”“中小学科普知识竞赛”等线上有奖竞答活动,累计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
开展中科院老科学家“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
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现场青少年体验科技魅力
精心打造青少年特色科普品牌活动,点亮科技梦想。江门科协积极引入国家级和省级优质科普资源,既传播高精尖的前沿科技知识,又让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求知欲和创新兴趣。“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连续8年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开展科普讲座449场,累计受惠人次超50万。“中国流动科技馆广东江门巡展”活动,陈列声光体验、电磁探秘、数字生活等50件互动展品,累计展出时长16个月,覆盖三区四市,参观人次达34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项目,驶入了全市78所中小学校,参加活动的师生8万多人次。
组织科技教师进行项目申报培训
着力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孕育科创人才。江门科协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每年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实践能力挑战赛,举办“少年中国说”粤港澳暨海外华裔青少年创客嘉年华和江港澳青少年创客成果展等,搭建江门市青少年科创竞技和成果展示平台;完善青少年科创竞赛选拨机制,培训科技教师,发动并支持基层举办青少年选拔赛事,同时邀请专家教授进行项目全程指导,通过校、县、市各级竞赛层层选拔,择优推荐和培育项目。5年来,由江门科协组队参加国家和省级青少年科技竞赛,累计获得金牌60余项,其它各类奖牌和荣誉称号360余项,在全省名列前茅。2021年,江门获准将承办第36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