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江门)工作基地获准设立
今年4月,江门市科协收到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同意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江门)工作基地的函》(科协办函外字〔2016〕64号)文件,经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领导小组批准,同意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江门)工作基地。文件指出,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建立务实、规范和有序的工作机制,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海外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海外科技团体、专家学者为国服务搭建平台,为促进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和“中国侨都”之称。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河滨市、美莎市、密尔布瑞市、澳大利亚阿拉腊市等4个海外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发展友好交流对象城市有10多个,遍布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市科协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引进海外科技团体和科技人员,实现以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特色的创新型城市。2015年7月向中国科协申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江门)工作基地(简称江门基地),并开展相关基地筹备工作。江门市政府、广东省科协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分别致函中国科协,对江门市科协申报江门工作基地及开展相关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完成相关申报程序后,经中国科协办公厅批复同意在江门市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江门)基地。
江门基地将根据《江门市科协实施中国科协“海智计划”五年工作规划方案(2014-2018年)》,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建“海智计划”工作网。指导、支持市、区科协,逐步在国际科技资源需求较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大中型企业设立“海智计划”工作站。二是建立“海智计划”资源库。结合“南粤海智网”的创建和“江门科协网”的运行,逐步建立“海智计划”专家资源库、海外科技团体资源库、“海智计划”项目资源库和企业需求资源库。三是打造“海智计划”活动载体。结合江门产业发展需求,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项目、人才、技术等洽谈活动,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企业提供对接洽谈平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