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推进第二轮江门市科普示范镇街创建工作进展显著
近年来,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科协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区科协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按照江门市科协和市农业局联合发文《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二轮科普示范镇创建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深化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具有礼乐特色、自成体系的科普宣传教育模式,提升了街道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推进第二轮江门市科普示范镇街创建工作有显著进展。
1、领导重视,完善组织架构。自创建工作以来,根据原街道科协人员构成不完善的特点,为更好地落实街道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在2013年12月,街道科协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礼乐街道科协第二届委员会,根据选举结果,主席由办事处副主任担任,副主席由辖区内农、工业代表担任,委员由农业、工业、商业、文体、教育、机关等人员组成。新一届科协的成立,强化了组织领导,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一届街道科协高度重视辖区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认真贯彻《科普及法》和实施《纲要》,结合街道实际,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年度计划,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街道党工委领导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听取街道科协工作汇报,对街道科协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确保科普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提高科普覆盖面。在街道28个村、社区建立了科普宣传画栏,每月更新科普宣传栏资料,并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农村信息直通车、图书馆、科普宣传栏等瓶套,引导和鼓励辖区群众通过登录网络、借阅图书、查看宣传栏内容、向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解疑答惑,增长科学素养。同时,运用已组建的25名科普志愿者、27名城乡科普宣传员及8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以集群网、网上讨论群、微信群为主要联系方式,配合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及时的科普信息反馈和沟通实施工作,真正做到在街道广泛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一个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3、强化意识,保证科普经费投入及时。街道科协利用各种渠道,通过自筹经费和市、区科协资金支持,不断完善街道科普宣传设施。一是对辖区内大小科普宣传栏做好维护,更新科普宣传内容。如2014年,下拨专项资金1万元用于文苑社区科普画廊的建设,画廊的建成能更好地将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图文并茂地展现在社区居民面前,受到居民好评。二是在文苑社区图书室建设得到区科协的支持,先后2次下乡赠书共600余册及科教必需用品,充实社区图书量。使社区居民能更及时地获得最新的科普信息,为普及居民科普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通过自筹资金以及区科协的支持,定期到社区及村举办健康讲座,农产品培训班、科普集市等活动,邀请专家及种养殖专业户现场讲授最新的知识,据统计,从2014年至日前街道科协共下拨资金6万元,用于各类讲座,培训班的开展。
4、贴近生活,实现科普常态化。街道科协主要有,一是抓好日常性的科普教育,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和农村、社区科普宣传员的作用,利用辖区资源,依托学校、公园、活动中心、球场等场所,举办科普讲座、健康讲堂、影视下乡,发放资料等科普手段,举办健康教育、计生、消防、禁毒宣传等内容,使辖区居民接受到最新的科普知识,充实群众的知识面。二是注重科普专题活动的开展。街道科协还结合创文、卫生、防灾减灾、禁毒、健康等主题,分别举办纪念“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防灾减灾”等科普展览和消防演练、“爱惜生命、远离毒品”图片展等一系列专题,科普活动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