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惠州>惠州市>半岛(中国)

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惠州市科协开展“厂会协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成效

2014-06-15 来源: 【字体:
阅读:
    日前,惠州市科协开展“厂会协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受到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和大众科技报的高度关注,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

    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中,以“破解创新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为题,报道了惠州市科协积极联合省科协举办“厂会协作”洽谈会,将最新鲜的科技血液注入到企业的产销链条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让企业更快地转型升级,增强抵抗金融风暴的冲击能力,使实践活动过程成为破解创新难题,推动发展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2月3日,广东卫视《全省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新闻“三促进一保持”专栏以“广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拔头筹”为主题,报道了惠州市科协开展“厂会协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所取得的成效。


   11月4日,中国科协网站半岛平台重要新闻报道了惠州市和广东省科协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围绕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建立“厂会协作”长效工作机制,在我市仲恺高新区建立全省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内容;12月11日,大众科技报A4版也作了相关报道。


 

    近年来,惠州市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科协和省科协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联合协作,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工作思路,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依托省、市学会,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调动包括省内外院士、专家、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织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院士专家企业行”、“厂会协作”活动,为学会、科技工作者与企业之间架起技术服务桥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使我市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要素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目前,共发展四季鲜、金亿达铝制品有限公司等60家企业与省、市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协作和科技攻关,150多位专家与我市企业长期开展技术合作,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12月4日,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国科协召开的“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同志对惠州积极开展“厂会协作”推动技术要素向企业聚集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惠州市组织学会专家开展大规模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帮扶活动,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要素资源,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