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惠州>惠阳区>半岛(中国)

疾控90后 用青春热血谱写“抗疫”赞歌

2020-03-01 来源:惠阳区科协 【字体:
阅读:

在过去的30多个日夜,惠阳疾控人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用实际行动守护惠阳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其中几位逆向而行的90后。

1

“疫情当前争做疾控多面手”

庄学文是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组员。30多个日夜,他每天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变换工作角色。

他是讲师,与医务人员、公安、学生等不同群体讲授疫情防控知识;

他是写手,各种流调报告、技术方案、预案、风险评估报告自出他手;

他是技术指导员,多次深入各街道社区、企业、酒店等场所进行防控技术指导;

他是流调员,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善于利用科技大数据,发掘潜在风险人群。

抗疫期间,为了照顾孩子,他每天无论加班到多晚都坚持惠阳深圳两边跑;再苦再累,没有半句怨言。正如他所说:“我是一名党员,不忘公卫人初心,牢记疾控人使命,组织需要我去哪,要求我做什么,我义无反顾。”

2

“家人、同事的嘱托和关心是我前进的动力”

陈国秀是区疾控中心核酸采样组组员。从大年三十开始,她就积极报名参加采样培训,苦练防护服穿脱与采样技术。30多个日夜,她和同事们一直奋战在医院、隔离酒店、患者家中、以及社区大排查的采样工作当中。

为节约防护服,她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中午不能吃饭,只能忍着,直到下午三、四点才可以吃饭。由于防护服不透气,一天下来,她身上都是湿透的,那种黏黏糊糊憋着闷着的感觉让人难受。

每次工作完之后,脸上都被口罩、护目镜勒出深深的印痕。鼻梁和磨破的耳朵,火辣辣地痛。

抗疫期间,她天天加班加点,未能照顾好两个小孩,这也是她愧疚的地方。但是家人的嘱托——“我们全家都相信你、支持你”,坚定了她抗击疫情的决心。

为助力全国早日战胜疫情,她向组织递交了赴湖北抗疫的“请战书”。

3

“军嫂的风范,军人的担当”

岳歌是区疾控中心核酸采样组组员,同时也是一名军嫂。一月前,岳歌的小孩还在生病,但接到通知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奋战在抗疫一线。

第一次对病人采样,她心里还有胆怯,害怕被感染,怕被隔离,更怕感染后见不着年幼的孩子——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穿上防护服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启了战斗模式。

一天工作下来,她的衣服已经湿透,嘴唇干得脱皮,鼻梁被压出深深的压痕,她笑称之为彩虹。

每次出发她都要提着十几斤重的样品运输箱,一个月下来,已经锻炼成实实在在的女汉子。

现在她已一个月未见到孩子。她说:“虽然想念,但每当看到那一身白衣,就仿佛看到了责任和使命,必须坚守下去”。抗疫期间,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4

“相约武汉,书写不一样的青春赞歌”

翟秋琪是区疾控中心核酸采样组组员。“已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周末了,周末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已经模糊不清”。30多个日夜,翟秋琪随叫随到,日夜奋战在一线。

采样组成立后,她很好完成了平潭机场采样等各项任务。在隔离酒店的采样中,她主动接下给患者做肛试子的任务。刚开始患者比较害羞,一直想回避。为了完成任务,她耐心地给患者做心理辅导,消除患者顾虑,顺利测得肛试子。

当得知肛试子检测结果是阳性时,她心里也害怕过。但想到自己的职责是控制病人增量、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她便坚定了信心:“自己只要多采一份样品,就可以为人们减少一份风险,这样再苦的工作也是甜的。”

同时,她还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赴湖北抗疫的“请战书”,并表示:“让我们相约武汉,书写不一样的青春赞歌!”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