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普惠民益民落到实处
——惠阳区科协科普工作有特色有成效(转载《广东科技报》)
2016年以来,惠州市惠阳区科协着力整合科普资源,努力做大科普文章,围绕“四大人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科普工作品牌得到进一步拓展,青少年“两大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科普事业迈上新台阶。
主题科普活动形式多样
2016年初,惠阳区科协与区文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科普之春”活动的通知》,对各镇、街道科普协会、区属各学会的相关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各相关单位在春节前后,组织科普志愿者开展为期1个月的科普志愿者服务活动,重点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企业”等活动;鼓励各相关单位加强与各镇、各直属机关党委联系,在迎春文艺活动中融入与群众生活相关的科普知识及科普类节目。其中,淡水街道星河社区开展2016年惠阳区“科普之春”暨“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共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派发各种宣传资料7200多份,发放药品药具一批,受众500多人次。
“四进社区”活动
同时,开展“三下乡”活动成效显著。2016年3月26日,惠阳区科协、区水果办和镇隆镇政府联合举办“惠阳区2016年荔枝保花保果、病虫防治培训班”,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泽槐教授前来授课。全区水果生产工作者、种果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水果专业合作社代表等140多人参加了培训。4月26日,惠州市科协、惠阳区科协及区文明局、平潭镇政府联合在平潭镇举行了惠州市惠阳区2016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集市活动,市、区两级科协及区文化、科技、卫计、农业、司法、消防等26个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和科普志愿者搭起咨询台、摆出宣传展板,积极为现场群众发放有关科学种植、养殖、免费孕前筛查等科普宣传手册,并为当地群众提供农业生产、畜牧养殖、医疗服务、防震减灾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现场宣传讲解农业技术、医疗卫生保健、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农机采购优惠政策等,免费发放了一批农作物肥料和计生药具。惠州市科协咨询中心的科普大篷车也开到现场,展示农村生产知识和安全知识,展出一批科普器材让群众感受“科技的神奇”。寓教于乐的科普宣教体验,吸引了附近干部群众及学生近300人参与。
“三下乡”活动
在“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中,惠阳区科协与区文明局联合印发了惠阳区2016年“科技进步活动月”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先后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科技馆双进”活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等大型科普主题活动12场,发放科普资料46000多册,受众30000多人次。
“全国科普日”活动
此外,2016年9月22日,由惠阳区科协、区文明局、淡水街道主办,星河社区、司前社区承办的惠阳区2016年“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文艺活动在淡水街道星河丹堤会所门前广场举行,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及该区26个相关职能部门的科普志愿者、淡水街道干部群众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师生500多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科普图书和各类宣传资料20000多本(份)、科普环保袋、纸巾盒及计生用品药品等一批。
青少年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惠阳区科协注重加强科学教育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组织科学教育观摩学习活动,采取专家讲座、模拟实训、交流体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拓宽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的视野,提升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能力。其中,2016年5月20-22日,惠阳区科协与区教育局在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举办了“2016年惠阳区骨干科技教师培训班”;5月27日,组织全区80多名骨干科技教师前往深圳市龙岗区现场观摩深圳市龙岗区育贤小学科技艺术节开幕式和科技艺术游园活动,以及龙城小学的科技创新活动;2016年9月22日,组织召开了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研究部署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的李俊华老师和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谢勇斐老师被评为“2015年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辅导员”。
2016年全省机器人竞赛骨干教练员培训班
同时,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根据“2016年惠州科普大讲堂”的工作安排,邀请中科院白武明、徐文耀、高登义、陈洪、韩莉、郭传杰、陈贺能、潘习哲等8位老科学家分别到惠阳区16所中小学校作巡回科普报告会,近5000名师生聆听了科学家们的精彩演讲;联合惠州市科协咨询中心开展为期1个月的“科技馆双进”活动,组织城区中小学师生40批次到区青少年科技体验中心现场参观体验以及组织“科普大篷车”到9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巡回展示展览,参加活动的师生达13000多人,有效地促进了校内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科普进校园”活动
该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也蓬勃开展。2016年11月13-14日,举办了“第12届惠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区直和各镇(街道)等11个代表队3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共接受申报项目471项。经大赛评委会专家评审和学生答辩,共评选出创新成果竞赛项目76项(含科技论文5项);科技实践活动13项;科幻绘画195幅;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18项、科教制作16项、科技教育方案11项;优秀组织奖5个;优秀科技辅导员5名。在第十五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惠阳区共选送130多名师生100项优秀作品参加比赛及现场展示,荣获一等奖25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16项,并有21个项目将代表惠州市参加明年在广州举行的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占全市参加全省大赛项目总数的31%,名列全市第一。此外,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淡水第八小学的黄毅彬老师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黄浩老师获评“优秀科技辅导员”。
参加惠州市大赛选手向省科协副主席吴焕泉等演示作品
惠阳区也在省及国家青少年“两大赛”中创造历史佳绩。一方面,惠阳区选手在第31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勇夺15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专项奖5个,保持名列全市第一。同时,惠阳区5支代表队参加第16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和专项奖1个,继续名列全市第一。其中,惠阳实验学校锐智队的“横沥汤粉好帮手机器人”在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以优异成绩荣获初中组创意项目一等奖,并参加今年8月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的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创造了惠阳历史最好成绩。
惠阳实验学校“横沥汤粉好帮手”机器人获全国一等奖
此外,惠阳区也加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为更好地推动惠阳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发展,并在全区青少年科学教育中起示范带动作用,惠阳区科协与区教育局联合组成惠阳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评估组,于6月30日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进行考评命名。同时,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和淡水第六小学获“第四批惠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命名。此外,惠阳实验学校顺利通过“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复评,惠阳区实验小学、惠阳实验学校和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顺利通过“惠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复评。至此,该区共有科学教育特色学校19所,其中省级3所、市级7所。
惠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会议
基层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惠阳区科协坚持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手段,推进基层科普工作深入开展,一年来,全区新增基层科普先进单位5个、先进个人3名。其中,淡水松岭社区和星河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和“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 惠阳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惠州亚维浓生态园被评为“惠州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镇隆镇养蜂协会会长李运雄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沙田镇东澳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明和惠阳区顺景红葱协会会长叶小明被评为惠州市“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目前,惠阳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家,其中全国先进协会2家;科普示范社区13个,其中省级6个、全国4个;市级以上农村科普示范基地8个,其中省级1个、国家级1个;科普教育基地7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7个;农村科普带头人7名,其中全国先进2名。
惠阳区科协获评“第31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
由于成绩突出,惠阳区科协也获得多项表彰——2016年2月,被评为“2015年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6年4月,被评为“第31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优秀组织单位”;2016年8月,被评为“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2016年12月,再次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这也是惠阳区科协4年来第3次获此殊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