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项目培育活动第二场师苗结对辅导会举办
10月15日上午,2016年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项目培育活动师苗结对辅导会在天河区外国语学校举办。该活动由广州市科协与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广州市培养创新型后备人才。活动从今年4月25日起接受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收到申报项目234个。经过专家评估筛选,并列出入选项目164个,其中环境地理、生物、社科类有95个。广州市环境教育学会作为委托单位承接师苗结对辅导工作。
活动当天,13位来自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作为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的导师,与95个培育项目组的学生们结成对子,一同探索科学世界的无穷魅力。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倪可欣,与她的同伴们带着他们科技创新项目——《植物促生菌强化红麻植物稳定修复研究》和导师进行深入探讨。讨论中,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导师龙建友与课题辅导老师刘勇斌相互交换意见。倪可欣向导师提出能否多使用几个不同的浓度来做观察的方式。得到导师的答复后,倪可欣马上把内容写下来,她表示在课题的研究中,对实验的精准性和准确度的高要求让她着迷。
科技创新项目的辅导老师对这样的结对辅导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课题辅导老师刘勇斌认为,这种结对方式为学生的项目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包括项目的可操作性是否可行,方案是否科学,以及项目涉及的跨学科资源,专家都可以在高校内联动其他学科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帮助。
来自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张发根列举了在申报阶段,学生们的文字表达水平提高了很多,能把生硬的科学术语和原理用比较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在课题的选择上,难度适中,视野也比较宽广,比如关注城市污水治理、国家森林公园的山泉水质量问题等等,比较善于抓时政热点、抓民生关注点等例子,评价今年的项目质量,比去年要提升了许多。
此次师苗结对辅导活动,不仅在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新性、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面,为学生与专家后续的全程辅导“打下基础”,而且提升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研究上的能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