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汇聚两岸四地科普资源
近日,2016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暨两岸四地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活动汇聚广州、台湾、香港、澳门等“两岸四地”优秀科普资源,无人机花式表演、两岸四地科普联展、科普表演秀、科学分享会、智能机器人演示等轮番上演,为市民送上系列“科普大餐”。
科普大汇演融合科学与艺术
据介绍,2016年广州科技活动周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重点展示广州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开放优质科技资源、倡导科学生活方式。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主会场,12个区县为分会场,策划不同的主题活动,连续八天为公众送上1000余场的活动,打造科普盛宴。其中,广东科学中心作为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会场,承办了两岸四地科普联展、两岸四地科学表演秀、两岸四地科普论坛、广州科普联展、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等10多项科普展览或活动,亮点纷呈。
幕式融合科学与艺术,全方位展示机器人、LED 科幻舞蹈、魔术等科技元素和内容。两岸四地“科普秀”作为开幕仪式的重点和亮点之一,汇集了包括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心有灵犀一点通》、澳门科学馆《时光胶囊的秘密》、广东科学中心《太空PK地面》等科普表演,让观众赞不绝口。多个无人机企业也在广东科学中心广场展开各种航模表演。高难度的花式表演,如空中独舞、空中打击、编队飞行、百米竞速……引得观众阵阵惊呼。会舞狮的机器人,会唱歌跳舞的智能机器人,太空宇航员运送机器人,手摇互动机器人、全能摆动机器人,以及大黄蜂、擎天柱等各种机器人也“空降”现场,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科学大咖云集,开展深度对话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还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展了三场“珠江科学大讲堂+拙见科学分享会”。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讲坛品牌强强联合,打造全城轰动的科学演讲盛宴。三场讲堂分别围绕“当科学遇到文学;让科学走进生活;用科学引导未来”等主题展开,以“21 分钟主题演讲+30 分钟访问+30 分钟互动”模式进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时事评论员、知名专栏作家杨锦麟,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中大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等科学名家轮番登场,与广大听众分享他们在科学领域独到见解。
而两岸四地科普论坛也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邀请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韩怡凡;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等专家,围绕当前热点话题作主旨报告,并在论坛现场与受众进行互动。
两岸四地科普联展与公众“零距离”
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的,两岸四地科普联展,充分展示了两岸四地的科普成果,内容包括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的“看不见的尺度———纳米展”;香港“纳米技术”展览;澳门科学馆与澳门天文学会联合“凝望苍穷”天文摄影展;广东科学中心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展等。该活动旨在加强两岸四地之间的科普交流与合作,搭建沟通、互动、共享平台,着力推动两岸四地之间科普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有不少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展品,比如“铁磁流体”就是一个艺术品。铁磁流体是含有纳米磁颗粒的黑色液体,在磁力、重力以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能展现出美丽的立体形状。观众操作两个转盘,就能让磁流体成为不同形态的“艺术品”。目前,铁磁流体已被应用在计算机硬盘、汽车避震器和喇叭上。
在活动现场,观众还可以用木头拼出六边形的“纳米碳管”的结构。1991年,科学家在研究碳60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些管状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是由多个碳原子组成的六边形构成的,称为纳米碳管。纳米碳管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某些形态的纳米碳管还有金属及半导体特性。由于纳米碳管重量轻,强度却是钢的100倍以上,且弹性佳不易断裂,有望制作成太空电梯的“缆线”。
特色思想“盛宴”各路大咖分享科学见解
在珠江科学大讲堂·拙见科学分享会第一场活动中,各路大咖汇聚广东科学中心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并与现场听众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讨论与互动。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认为,不同于过去科学不被承认的显学地位,现在,科学在时代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作用并具有了压倒性的话语权。他还指出,科学最开始就是源于对生活基本现象的观察、发问及总结。“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复杂又简单的科学之美。这就是科学最大的魅力所在。”
中山大学哲学系、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教授则为我们讲述了从VR到ER对人类生活的颠覆。“虚拟现实与物联网整合起来,就像《黑客帝国》一样。我们以后在虚拟世界戴上眼镜,我们的行为通过传感进行捕捉,进行互动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虚拟中操控现实。我相信这个世界马上就要来临。” 他表示,虽然现在还是“虚拟现实元年”,但虚拟现实已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各大公司都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各种对应的产品,并以电子数码产品,游戏,生活用具等不同的形式走入人们的生活,这已经是一个大的飞跃。
“地球的软化危机已非常严峻,我们要很认真严肃的看待这个问题,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馆长陈训祥提出,地球软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包括气候变迁、生态环境的改变、国际局势改变、疾病风险增加、环境品质劣化等,关于热浪、暴雨、冰川融化等现象也都跟这些因素有关。面对地球软化危机,陈训祥觉得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应充分发挥科学中心、科普联盟及众媒体宣传教育的作用,倡导大家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践行低碳生活。
“当代社会、科技的变化节奏之快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随着新概念媒体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数字达尔文时代’,而达尔文时代讲究物竞天择”,活动中,资深媒体人杨锦麟以风趣幽默的形式讲述了物竞天择之下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他表示,第一个趋势是人工智能。现在,媒体圈已经出现了机器人写稿。相比传统人工发稿,撰稿机器人在达到每秒几千篇的发稿速度的同时,也能注意到新闻细节,更可怕的是人工智能媒体一直在不断地自我提升;“它有着如此鲜明的优势,国内外众多媒体当然纷纷被吸引”。
杨锦鳞说,第二个趋势是移动直播。“现如今,无论是有能力、有财力的门户网站还是一般的自媒体都已经在频繁使用直播的方式。视频直播已经很快地进入了3.0的时代,即随走、随看、随播。在这种趋势下,新闻记者这个概念似乎渐渐模糊,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记者,每一个人的手机都是一个移动端,每一个人都在发表他的见地和图片。”他表示,第三个趋势是虚拟现实。虚拟的现实改变着优化信息呈现的方式,在2015年,《纽约时报》就推出了NYTVR APP,探索用虚拟现实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同时拥有了该行业第一个全职虚拟现实的编辑。“你带上眼镜的一瞬间,你就仿佛直接来到了新闻的现场,你被放置在了一个场景里,可以上下左右环顾周围景象,近距离感受到新闻主角,听耳旁360度立体声环绕。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不仅颠覆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更颠覆的是我们国家治理、政治治理的思维,我们未必在适应这个巨大变革,而这个巨大变革不会等你去准备好适应它它才到来,而它已经到来了。”
特色展览逐个数
“看不见的尺度———纳米展”(台湾)
今年两岸四地科普联展台湾总共带来了21个展项。其展览覆盖的人群范围也较广,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都纳入其中。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在设计展项还非常人性化。涉及较浅显的纳米技术知识的展台设计也较低,适合小朋友互动。而“纳米钻石导弹”、“纳米胶囊”、“粒子加速器”等涉及较为深奥的科学知识的展项则设计得相对较高,适合读高中的孩子参观学习。
“纳米科技”展览(香港)
与台湾的纳米展不同的是,来自香港的“纳米科技”展更加注重图文展示,重点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队伍在理论及应用层面取得的重大突破。现场展示的智能抗菌涂料,利用纳米封装技术,能于一分钟内把99%的细菌和病毒消灭;纳米过滤膜能快速过滤水分子,制造最优质的清洁饮用水;而利用了纳米技术的智能窗户,其“智力”也突然翻倍……一大批纳米技术产品在展馆里各显神通,散发着科技的神奇光芒。
“凝·望·穹苍”天文摄影展(澳门)
进军太空是今年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已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借此契机,澳门科学馆与澳门天文学会今年联合提供了“凝·望·穹苍”摄影展,这也是是澳门首次举办的天文摄影联展。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天文摄影作品数量达100幅,其中85幅作品来自澳门天文学会过往举办的摄影活动,并收录于《穹苍集》内,其余图片则由澳门科学馆天文馆拍摄。主办单位期望藉此展览培养公众学习天文科学的兴趣,分享拍摄历程及心得,同时向参观者宣扬保护星空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展(广州)
当物连上网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这是最能让人脑洞大开的话题。今年两岸四地联展,广东科学中心研发策划了“‘互联网+’的化学反应”主题展览,为观众破解互联网技术如何与经济社会传统行业的深度跨界融合,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该展览充分诠释了“智慧生活”的概念。比如:可测试心率的耳机、可监控睡眠的手环,还有可远程调控家具设置的手机,会送包裹的无人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