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科协发掘全市社会科普资源
2013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不仅是一个海内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的盛事,也是一次公众参观高新技术产品和接受科普教育,促进公众与科学对话的难得契机。事实上,近年来,东莞市通过设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推进科普阵地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以各种形式给力提升东莞全民科学素质。
寓教于乐,让市民在玩乐中感受科学魅力
在公众的印象里,科学知识往往难懂、枯燥、乏味,而东莞一系列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却紧紧吸引市民的兴趣,广受公众好评。
“小小讲解员”是市科技馆的品牌明星项目。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走进科技馆,把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市科技馆近年来坚持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及大赛。获奖的小讲解员成为科技馆的“特聘”讲解员,利用周末为小朋友们讲解展品知识,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是市科学馆2010 年启动的项目。巡展内容主包括了60 件流动展品以及多套科普展板。流动展品部分涉及声、光、电、磁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亲身操作和体验,将许多课本里的科学原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科普大篷车巡展的足迹走遍全市27 个镇区的60 间学校,巡展总天数超过280 天,约11.7 万名师生受益。“动动手,动动脑,科普玩乐两不误。”这是参与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中小学生的普遍共识。
东莞科学馆“科普大篷车”开进沙田第二小学
体验式获取科学知识无疑要比灌输式的方式更加直接有效。东莞市科协一直致力于打造各种寓教于乐的科普品牌活动。如“魔法厨房”,通过现场运用食品添加剂来制造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和食品,让公众最直观的感受和学习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莞港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青少年机器人暑期夏令营、英语科普夏令营、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校园低碳环保系列科普讲座等活动则为提升东莞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在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贴近民生,结合热点,普及科学知识
多年来,东莞市科协一直坚持贴近民生,结合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普及科学知识。结合5.12 汶川大地震,组织地震科普展;针对日本地震引起“福岛核事故”这一社会焦点问题,创作及承办“走进神秘的核世界”大型科普展览;结合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承办“食品安全主题科普展”东莞巡展活动,并创作“食品添加剂知多少主题展览”;针对我国西南发生的特大旱灾,制作“关爱生命之源——水”……其中,历时1个半月的“食品添加剂知多少”大型主题科普展,接待市民1万余人次;同时,采取市镇联动的方式,与茶山、麻涌等8个镇街举行了大型食品安全科普集市和咨询活动,订购了《食品安全》科普挂图800多套、科普小册子1万册、科普宣传小折页2万张,分派到各镇科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科普宣传。为配合市散裂中子源项目开工建设,东莞市科协联合发改局等部门举办散裂中子源专题科普展,并在项目所在地大朗镇设立专题科普基地。据统计,仅热点专题展览受众便达28 万人次。
“健康新生活”系列讲座走进麻涌
“天气炎热要怎么预防中暑?”、“秋补应该怎么补?”……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常识,一般人也回答不上来。但深受东莞市民喜爱的“健康新生活”科普系列讲座可以给到正确的答案。这也正是其受欢迎的原因。“健康新生活”科普系列讲座是市科学馆2009 年推出的品牌活动之一,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年。从2011 年开始,活动走下乡的发展路线,邀请国内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的医学专家到东莞各镇街讲授健康保健知识和提供义诊服务。目前已举办了53 场,累计受益人数达4万多人次。
东莞国药工作人员为现场观众讲解中药知识
强化阵地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
科普资源是开展科普工作的基础,科普基地是科普工作的阵地。近年来,东莞市科协坚持走“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科普之路,有效地发掘了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的社会科普资源。
2012年,东莞市新就创建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10家“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长安第二小学等7所“东莞市科普标兵学校”、长安霄边社区等8家“东莞市科普标兵社区”,新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等3家“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万江拔蛟窝社区等3家“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 寮步镇河滨小学等3所“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东莞科学馆等3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万江大莲塘社区等2家“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目前,全市共成功创建4家“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16个省科普示范社区、8家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2家省科普教育基地和1人获评省农村科普带头人、获评市科普标兵社区17个、学校17个和科普教育基地14个,全市科普阵地网络进一步完善,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为进一步丰富东莞本土特色科普资源,东莞市科协策划东江科普资源开发工作,编写“东江科普问答丛书”;编印《东莞市科普基地风采集》、《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风采集》画册向社会发放。2009 年,东莞市科协对科普网全面改版升级。升级改版之后,各栏目内容大大增加,并增加了“东江科普”等许多东莞特色栏目。2010 年,东莞科普网的网上点击排名已与北京、上海、苏州等三个城市一并保持在全国地方科普网站前四位。2011 年,东莞科普网日点击率已超越了上海、苏州两大城市科普网站,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2012 年,科普网的平均日点击率上万。
科普剧是新兴的科普形式,也是广受公众喜爱的科普活动。本着让观众“体验科技、分享快乐”的宗旨,东莞科技馆在2007年5月成立科普剧团,并已逐步建设成了一支专业的表演、创作队伍。多年来先后推出了《奇奇与皮皮》、《挑战惊奇》、《防与放》等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剧。其中,科普剧《防与放》获得第五届广东省科普剧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父亲的礼物》荣获中国科协举办的全民科学素质文艺汇演三等奖、《开水的幸福》则摘得广东省科普剧大赛头奖。
围绕产业转型传播创新理念
作为东莞科普品牌活动之一——东莞创新论坛则在向广大市民传播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论坛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50 多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创新论坛突出各种科技创新前沿主题,针对产业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科技专项知识,邀请国内各科技领域专家以市民、企业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剖析。论坛围绕产业升级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科技管理与创新、新技术探讨与应用、医学与健康等领域展开研讨,有助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012年,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及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市科协联手市科技局策划并举办了22场“东莞创新论坛”、6场专题学术沙龙、20场学术年会。其中,由市土木建筑学会承办的推行绿色建筑主题的创新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教授作主讲专家;市质量协会承办的莞港质量创新论坛,邀请莞港两地的企业家和专家探讨、推广质量管理工具和创新理念;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为100多名工程师举办“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专题讲座。与此同时,主办方还进一步梳理院士专家意见,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为东莞市的科技创新实践和新技术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近三年,市科技馆也通过以主持人访谈和东莞阳光网网络直播的形式,邀请科技团体、行业专家教授和技术领头人进行研讨和交流,参会的市民、学生达到1万多人次,对热点的科技问题提供积极有效的对策近200条,对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双转型,转变发展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