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无线电管理及业余无线电运动科普展览
2011年12月13日上午,“东莞市无线电管理及业余无线电运动科普展览”在东莞科学馆开幕。据悉,本次无线电管理宣传展是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由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东莞市无线电运动协会、东莞市科学馆承办,展览将通过丰富的图片、详实的资料,旨在让市民朋友进一步加深对无线电管理工作及业余无线电运动发展现状的认识,共同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展期从12月13日到12月20日。

启动仪式现场
开幕仪式上,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炯贤指出,目前东莞市无线电事业发展迅速,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及无线电台站数量均有较大增长。截止至2011年底,全市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用户总数为1630余万户,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处于前列;已建成移动通信基站2万多座,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有基站2-3座,基站总数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群众对于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仍存在非理性恐惧心理。此外,业余无线电运动也得到蓬勃发展,相关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已经超过500人,并专门成立了东莞市无线电运动协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曾在全国各种比赛中先后取得冠军和亚军的佳绩。此次无线电管理科普宣传展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形式,让市民朋友了解认识我们身边的无线电。

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的同学在使用无线电设备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处长吴海燕表示,随着我省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无线电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无线电台站数量逐年增多,无线电频谱越来越拥挤,电磁环境日趋复杂,依法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十分迫切。无线电管理工作要从最初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逐步向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科学管理转变。
他肯定了东莞市在无线电管理职能下放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各镇街也肩负起无线电台站初审、协同处理无线电投诉、查处辖区内无线电管理违法行为、宣传无线电管理政策法规的相关职能,并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对口负责无线电管理工作,使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与关系得以理顺,形成齐抓共管工作网络机制,巧妙地挣脱了“人员少、任务重、服务面广”等困难的制约,以实际行动践行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精神。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处长吴海燕、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炯贤、东莞市无线电运动协会荣誉会长陈卓炜、东莞科学馆馆长黄立强、东莞科学馆副馆长刘凤云、东莞市国土局、规划局、公安局、城管局、文广新局、海事局、电信局、东莞移动、东莞联通的领导,各镇街经贸办的领导,各友好机构、协会和会员代表,师生代表共约300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东莞科学馆讲解员为莞城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作讲解
小链接:
无线电波无影无形,但它并非远离我们的生活,相反,它就在我们身边。大到卫星发射,民航通信,铁路调度,小到我们使用的手机、无线网卡、遥控车钥匙,无线电应用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无线通信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无线技术应用拉近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快捷而高效。而随着频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宽带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智慧地球”、“无线城市”、“电子社区”、“智慧家庭”,还将在未来极大地改变人们工作、交往和生活的方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