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制度体系

2019年11月12日 作者:李海青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而奇迹的密码与成就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已经走过了建立和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半程,而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基于这一深刻的规律性认识,日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代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

加快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改革深化拓展的根本要求。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改革各领域之间相对分离,同时联系也更加密切,联动效应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在相关制度的设计与安排上就不能单打一、片面化,而是要做好制度之间的统筹谋划、整体协调与系统配套工作,并立足于此来推进制度的废改立,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为完善、更加规范。只有如此,各项制度之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内耗,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合力。换言之,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且在13个方面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重点部署。这13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涉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法治、行政、经济、文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军队、“一国两制”、外交、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内容全面系统且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为统领。由此可见,这次全会提出的建设思路着眼于制度的整体联动、治理的整体效应与总体效果,描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建设图谱,必将有力推进新时代改革的全面深化。

加快推进治理现代化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既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使命,又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有效应对危机、完成使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制度体系,运用制度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确保中国航船行稳致远。

加快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改革设计落实的重要保障。回顾改革历程、总结改革经验、展望改革未来,可以看到,改革的推进一方面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切合实际的顶层设计与整体思路;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来落实改革思路,具体化顶层设计。如果缺乏这样一个具体的制度中介,改革的理论与思路就无法有效落实,难以与现实真正对接,问题也就无法得以切实解决。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改革设计与改革现实之间的张力甚至背反。如果这样的话,改革士气就难以有效提升、改革共识就难以有效凝聚、改革动力就难以有效汇集。针对于此,在改革进程中必须在改革设计与改革现实之间搭建有效的制度中介与平台,使理论与思路能够通过具体的制度真正落实,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主观设计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全会此次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正是着眼于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者:李海青,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